(健康時報記者 楊小明 呂 霖)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辭別難忘的2018,不忘初心;迎來嶄新的2019,久久為功!
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金庸、單田芳、李詠……即將告別的2018年似乎充滿離愁別緒,但與生命一次次的告別,我們更加看到了健康的彌足珍貴,也更加感嘆平日對健康的忽視。
生活的忙忙碌碌中,我們往往忽視了健康的重要性:習慣性的熬夜、無休止的應酬,無所顧忌地生活,沒有想著定期去醫院體檢,有了慢病也沒太當回事。總是看到新聞或身邊人倒下,才會發出一聲感慨,感慨后生活依舊。
我們知道健康重要,有時卻做著掩耳盜鈴式的行為。敷著最貴的面膜,熬著最長的夜;抽完煙,還要含點維生素;興致沖沖地辦健身卡,出門不遠卻要打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頸椎病……更多的慢性病開始出現在更多人身上。
2019年,我們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有健康才能更持久地奮斗。
把各項指標控制好
2019年,我們要把各項指標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心率、腰圍、體重。
成人高血壓是<140/90毫米汞柱,新的一年定期測量血壓,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如已確診為高血壓,一定要按時服藥、調整飲食、適量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
20歲以上的成人要定期測量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后女性每年進行血脂檢查,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則應每3~6個月測定一次血脂。為讓空腹血糖值不超出健康的范圍,更要對我們的生活狀態有整體的把控,這些都是讓人體空腹血糖值等各項指標維持正常的保障。
“腰圍越長,壽命越短”,并非嚇人。建議女性腰圍最好別超80厘米,男性別超85厘米。少油少鹽、把白米白面的一半換成雜糧薯類,每頓飯吃到八成飽即可。邁開腿,保證每周15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
把健康融入生活
先從控鹽、控糖開始。據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達到了12克,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量的兩倍,每天不超過6克的攝入量,尤其是家里的老人。
建議每個家庭都能常備一個有刻度的食鹽容器,包括1克或2克標準的家庭用鹽勺,了解在家庭飲食中大概吃了多少鹽。因為控制好食鹽量不僅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率會降低,以飲食、肥胖為誘因的糖尿病的發生率也會減少。
英國薩里大學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發現,每晚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只要持續一周,人體內就會有711種基因的功能發生改變,涉及新陳代謝、炎癥、免疫等功能。
吸煙和熬夜一樣,都會加快摧毀我們身體機能。研究表明,吸煙者與不吸煙者相比,患肺癌的危險高8~12倍,患喉癌的危險高8倍,患冠心病的危險高10倍!
新的一年,更要拋棄“適量飲酒有益”的想法!《柳葉刀》2018年刊登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Global Disease Burden,GBD)最新發現,喝酒不能帶來任何健康收益,適量飲酒有益健康的說法,根本不存在!飲酒是全球范圍內導致中青年男性(15-~49歲)死亡的頭號兇手。
讓我們以嶄新的充滿陽光的心態,積累獲得健康生活的能力,讓生活在細水長流的日常中幸福久長!
開心和向上最重要
生活工作難免煩躁、焦慮甚至壓抑,我們把它當成是生活賜予我們的調味品。
壓抑時我們要懂得釋放,畢竟長時間壓抑的情緒并不會隨著時間而消失,總要尋找出口,我們學會傾訴和合理釋放;我們也要管理好自己的暴躁,放任情緒的爆發,不僅會破壞我們的人際關系,讓我們陷入痛苦之中,有時還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
2019年,我們讓自己開心的時候多一點,讓暴躁的次數少一些,光明的地方多看一點。云卷云舒,花開花落,守護內心的那份安寧,開心向上。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