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嚴控之下房企上演最后的瘋狂?業績同比暴增4000%

            2018-04-25 20:00:19     來源:北青網

              業績同比暴增4000%!嚴控之下,房企上演最后的瘋狂?

              文/米蘭

              截至4月24日,除ST公司之外,A股市場有近百家房企公布了2017年財報。其中近70家公司實現了業績增長,占比達75.8%,另有20多家公司業績下滑。

              圖片來自網絡

              值得注意的是,世榮兆業這家深耕“粵港澳大灣區”的房企,今年一季度預計實現凈利4.04億元至4.09億元,同比增長率高達4060%至4109%。

              據悉,世榮兆業于2004年7月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8年,主營業務由醫療器械業務成功轉型為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年報顯示,世榮兆業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31.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6.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9.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75.09%。

              對此,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對記者說:“粵港澳大灣區”借政策利好,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人口、產業進入,基礎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很多房企已經轉型為城市服務商、運營商,為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或城市建設提供各種服務,所以,產品銷售情況良好,房企也實現了盈利增長。”

              此外,《財鏡》(微信ID:news_cj)注意到,近些時日,地產板塊異動拉升。

              4月24日,光明地產強勢漲停,泰禾集團漲逾6%,保利地產、世榮兆業漲逾5%,陽光城新城控股南都物業榮盛發展等個股亦跟隨上漲。

              面對如此火熱的場面,樓市是真的要破冰了嗎?還是在上演最后的狂歡...

              圖片來自新華社

              眾所周知,就北京而言,“317新政”實施后對平抑房價、降溫樓市、引導市場回歸理性,起到了顯著的效果。

              據悉,2018年第一季度北京二手房成交均價在60000元/平方米左右,成交28996套,成交量呈現同比下降,環比上升的趨勢。其中3月網簽量達11108套,為去年4月份以來最高值。

              鏈家地產分析師許小樂認為,3月二手房成交的小高峰并不意味著市場真正變熱。3月份的成交量主要由低總價的首置剛需推動,3月份的成交量難以帶動價格快速上漲。

              思源地產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北京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已活躍起來,三個月銷售量都已過萬,說明二手房市場處在相對回暖的狀態,可保證市場正常的交易量和活躍度,并帶動新房市場。

              一定程度上,北上廣深是購置房產的主力,但嚴控之下,房企銷售額不減反增。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后續我國房地產市場走勢來看,降溫將成為一種趨勢,但不代表上市房企銷售規模會絕對下滑,更多地會體現為上市房企銷售增幅的收窄。

              “房地產交易量暴增的背后,說明房地產還是有大量的市場需求的。一方面,在我國,還處于城市化中期階段,每年有1300萬人口進城,大量的住房剛需需求還是存在的;另一方面,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住房的需求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大量的改善性需求還是存在的。在城市化完成之前,這個大趨勢不會改變。”趙秀池表示。

              實際上,近幾年房企的日子卻不怎么好過...

              據了解,去年業績下滑的房企中,寧波富達亞太實業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下滑超過700%,鳳凰股份綠景控股、京濱發展的業績降幅也在300%以上。

              而八大房企中的諸多企業,除一線城市必要的維護外,主力均往二三線市場轉移。

              此外,《財鏡》(微信ID:news_cj)還注意到,近兩年,國家大力推舉建設集體租賃住房,此舉正是“租售并舉”政策的落地,吸引金融機構、房企紛紛加入租賃市場。

              圖片來自新華社

              對于目前火熱的租賃市場,趙秀池認為,在高房價下租房劃算,如果租房居住也能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務,就剛需而言,租賃住房完全可以替代產權房。購買商品房不在是惟一解決住房問題的渠道,房價的漲幅會越來越小。

              從長遠來看,房企收益爆炸式增長的黃金期已經結束。

              趙秀池對《財鏡》說:“住房限購政策的目的實為平抑房價的快速上漲,通過限購平衡供求關系,保障基本住房需求,抑制投機需求。只要各城市有房價上漲過快的現象或可能,國家就會采取限購政策。或許,未來會有更多城市加入限購的行列。”

              在如此一個“后房地產時代”的經濟路徑中,房企如何生存才是需要更深思考的話題。

            責任編輯:孫劍嵩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