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航天再添“國之重器” 構建“三位一體”天地一體化研究體系

            2024-02-28 17:07:56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中國航天領域首個大科學裝置——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27日在哈爾濱通過驗收,開始正式運行。這是國際上首個綜合環境因素最多、可實現多尺度和跨尺度環境效應研究的綜合性研究裝置,將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及人類太空探索貢獻智慧和力量。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也被稱為“地面空間站”,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新區科技創新城,占地面積約有50個足球場大小,從2005年開始論證到正式通過驗收,歷時18年。

            如果要簡單地形容一下這個特別的空間站,規模大、環境因素齊全、參數范圍廣、功能強,這幾個詞必不可少。它是一個超級空間環境模擬實驗室,能創造零磁、弱磁、微重力、高低溫、原子氧、真空等9大類地球上沒有的空間或星球表面環境。

            相較于把實驗儀器設備搬到太空,“地面空間站”既能節省成本、減少安全隱患,又可以根據科學問題和工程需要設置特定的環境因素,不受時空限制進行多次重復驗證,科學家們開展空間實驗將不再“難于登天”。去年試運行以來,“地面空間站”已服務國內外多個用戶單位,取得了多項標志性成果。

            據哈工大空間環境與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李立毅介紹,這個裝置的目的是為國家航天器的在軌安全服役,為人類長期駐留以及人類對空間特殊環境、極端環境的防控能力提供幫助和支撐,為全國全世界的科學家提供科研的環境和條件。

            未來,大科學裝置將成為搶占科技競爭制高點的新策源地,從航天電子元器件檢驗到引力波探測,從農業育種到生命科學實驗,越來越多的科研攻關將在這里展開。依托在軌運行的“天宮”和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等,中國將構建起空間在軌實驗、地面模擬實驗、計算機數值模擬“三位一體”的天地一體化國家空間環境與物質作用研究體系,帶動衛星制造、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醫學等新興產業發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