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艷艷)日前,#鋼琴銷量斷崖式下滑#悄然爬上熱搜,有人表示“學琴的和買琴的,就好像一夜之間憑空消失了”,也有人稱“以前5、6萬買的鋼琴,今年5000塊出手都沒人要”。此言一出,眾多網友在評論區“出5000求購5萬的鋼琴”,一時熱鬧無兩。
“目前,中國鋼琴產業發展進入調整階段,這也是國內外鋼琴產業發展周期中的必然階段。”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王世成告訴記者,中國樂器協會兩個多月前就布局深度調研題目“中國鋼琴制造業調整升級對策研究”,主動應對并調整業務板塊和產品結構,力求平穩度過調整期,助推中國鋼琴產業及樂器產業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2月21日,東北鋼琴樂器有限公司員工在趕制國內及出口訂單。圖源新華社
鋼琴銷量下跌?
逃不脫的“世界拐點”
據介紹,中國的鋼琴產業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為起步階段、高速發展階段、目前的調整階段以及高質量發展階段。
王世成表示,從2003年我國鋼琴年產銷量首次突破30萬架,到2019年年產銷量達到39萬架、占全球市場份額75%,多年來我國鋼琴行業始終保持著快速發展勢頭,已躋身世界鋼琴制造、出口和消費大國行列。
數據顯示,2019年高峰時,鋼琴主營收入占樂器全行業20.36%,到2022年占17.77%;2019年傳統鋼琴總量與電子鍵盤類樂器之比為4:6,2023年預計為3:7。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均沒有逃脫以30萬架產量為拐點的現象軌跡,而后都進入了一個伴有行業深度轉型的調整階段。”中國鋼琴產業發展亦然。據王世成介紹,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由于三年疫情影響、世界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疊加因素,我國鋼琴產銷量明顯下滑,2023年年銷量預計為16萬架。
同時,鋼琴品類的內部結構調整,如電子鍵盤樂器的整體互補和樂器消費多元化分流,如民樂、電鳴樂器、管樂及眾多品類都較平穩發展,運行態勢均好于鋼琴。數據顯示,2019年民族樂器占比10.31%,2022年達到10.99%;西方樂器分別占55.06%和51.05%;電子樂器則分別占20.11%和24.03%。
8月7日,2023星星的故鄉·寧夏沙坡頭“大漠之音”國際鋼琴大賽專業組比賽舉行。圖源寧夏日報
學琴人數減少?
“銀發經濟”漸成主流
有網友認為,鋼琴需求少了,是因為“學琴的人少了”,是藝術特長生加分取消等政策影響的必然結果。
在中央音樂學院原副院長、教授周海宏看來,如此斷言顯然失之偏頗。據中央音樂學院針對3000多人樣本的一項調查顯示,希望孩子學琴是能夠從事演奏專業、能夠帶來考試加分效果的家長,不足樣本數量的5%。
“其實呢,并不是‘學琴的人少了’,而是‘教琴的人多了’。”在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原主任李民看來,這恰恰是中國鋼琴教育轉型升級的結果。
隨著中國教育機制的改革和國民音樂素質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綜合大學、師范院校也都在招收音樂系學生。以溫州大學為例,該校鋼琴專業每年的畢業生人數為100多人,至少一半的人畢業后選擇從事鋼琴教學。“鋼琴老師和學琴學生在供求關系上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李民告訴記者,“要知道,全國有1700所高校有音樂學院、音樂系,每年社會上增加的鋼琴老師的數量非常可觀。”
李民同時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老年人群體加入了學習樂器的大軍,一些專門針對年輕人、老年人的教學課程和機構也紛紛涌現。
在某團購平臺上,一家位于北京市海淀區的鋼琴培訓機構正推出32元的特惠體驗課吸引老年消費者到店學琴。“主要就是離家近,平時不用照顧小孩子,學琴既能鍛煉手眼反應,又能和同齡人交流。”該負責人稱,目前老年班的收費標準每節課約幾十元,一年累計培訓能達到幾十人次。來店的老年群體不是很在意是否能達到一定的鋼琴演藝水準,主要還是以娛樂和滿足自我情緒為主。
3月23日,來自韓國的鋼琴整音師李炳男在德清縣洛舍鎮東衡村一家鋼琴制造企業調試鋼琴。圖源新華社
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中國鋼琴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盡管相對過去銷量火爆而言,市場很難再回到過去那個‘學鋼琴熱潮’的時代,但我們依然對鋼琴產業穩步發展充滿信心。”王世成表示,鋼琴市場崩盤有些夸大,正常的鋼琴生產、銷售與教育培訓,依然具有生命力。從制造業角度來看,我國鋼琴制造具有產業鏈完善、技術裝備和人才不斷擴大、人工和制造成本具有明顯優勢等特點。
北京星海集團董事長孟宇表示,“隨著文化自信自強的推進,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增強,消費者在樂器方面的消費選擇更加多元化。”數據顯示,2023年,星海集團傳統鋼琴銷量下降16%,西洋管樂器銷量上升25%,民族樂器銷量上升93%。
與鋼琴銷量整體下滑形成對比的,是銷量依然堅挺的高端鋼琴。河北秦川文體樂器有限公司董事長秦川告訴記者,同古箏等大件樂器待遇相似,近兩年,銷量受影響較明顯的是中端鋼琴,低端鋼琴受影響也不大,高端鋼琴銷量呈現逐漸反升的趨勢。
以星海鋼琴為例,近年來,星海集團聯合中央音樂學院打造高端定制鋼琴,實現高校國企強強聯手,強化品牌效應,形成“爆款產品”;同時以數字產品結合大數據對高端產品的后續使用情況實現全方位監測,并給出改進建議,打造“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核心競爭力。
歐美百年品牌施坦威公司節節高升的凈利潤也反映出了高端鋼琴的銷售情況。2022年,施坦威重啟IPO,在招股書中重點感謝了中國市場。2016年至2021年間,中國市場為施坦威貢獻的凈銷售額從0.46億美元增至1.16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0.4%。據悉,施坦威鋼琴生產的立式鋼琴平均零售價在6萬美元至34萬美元。
5月7日上午,長沙市少年宮成功舉辦鋼琴匯報演出暨鋼琴集體課教學公益講座活動舉行。圖源光明日報
鋼琴行業的從熱到冷,高端鋼琴銷量的不降反升,民族樂器銷量的逆勢狂飆,均預示著我國鋼琴產業,乃至樂器產業轉型升級階段的到來。在深入調研基礎上,中國樂器協會預測,未來我國鋼琴產業鏈將出現品牌化、中高端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不僅品牌、質量和服務都會有明顯提升,還有望保持年產銷20萬-25萬架的水平,繼續占有全球市場50%以上。”王世成說。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