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全球多市場布局,均勝電子成汽車零部件出海標桿

            2024-01-08 21:46:35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全球汽車業競爭的實質是配套體系之爭,也就是產業鏈、價值鏈的競爭。因此,優化產業上下游布局,加速供應鏈的融合創新,構建自主安全可控的產業鏈,提升我國零部件企業在全球產業鏈的地位,是實現中國汽車出口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和現實要求。

            作為中國零部件出海標桿的均勝電子,順應了百年汽車工業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在堅持自主發展的同時,通過并購、重組進行優勢戰略的整合,進而領先國內同行完成全球化的布局,也為中國汽車海外建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雖然當前中國汽車出海仍處在整車出海的階段,但憑借著國內汽車廠商及供應鏈企業在電動化和智能化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創先研發,加上越來越多中國車企和供應鏈抱團出海,中國汽車品牌實現全球化運作,指日可待。

            新能源出海面臨不少挑戰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在有望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但“出海”高歌猛進的同時,也潛藏著貿易壁壘、地緣政治、市場調整等復雜因素的挑戰。

            就在不久前的23年12月份,法國公布了最高可獲政府7000歐元補貼的電動汽車車型名單,其中有78款車型榜上有名。然而,在法國銷量前五位的上汽名爵4、以及中國生產的特斯拉Model 3和雷諾達契亞春天都沒有被納入名單。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法國這是在大力扶持本國電動汽車產業。

            事實上,法國補貼新政只是歐美國家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的一個縮影。

            更早之前的23年10月,歐盟已經對中國電動汽車啟動了反補貼調查,美國、土耳其等國家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了關稅。此外,美國還出臺對新能源汽車的新版補貼政策,規定享受稅收抵免的前提是電動汽車整車在北美組裝,原材料要來自美國或者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電池部件要在北美地區生產組裝等等。

            在如今“逆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之下,面對歐美國家對中國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的嚴防死守、圍追堵截,中國車企與供應鏈相比美德日等車企當年出海時的背景和挑戰更為復雜,唯有更加緊密地合作、抱團群暖,才能有望打破困局。

            中國汽車零部件出海標桿

            作為中國汽車零部件出海標桿,從均勝電子的布局來看,其汽車智能和安全產業布局,也基本錨定全球三個主要的產業鏈集群:以美國為核心,由美墨加協定維系的北美產業鏈集群;以德、法為核心,輻射中東歐的歐洲產業鏈集群;以中、日、韓為多核心的亞洲產業鏈集群。

            很顯然,均勝電子相比于單一市場為主的其他國內同行,均勝在全球汽車供應鏈體系中的競爭能力,以及應對局部市場風險能力更強。

            過去,美德日等國整車出海基本延續整車出口、到本地組裝、再到完全本地化建廠生產“三步走”的路徑。均勝電子走在國內整車廠之前完成全球化的布局,毫無疑問將會有助加速中國車企海外建廠的步伐,進而繞開運輸成本、關稅壁壘等風險變量,將中國汽車從整車出口推向全球化制造的新階段。

            反過來,對于均勝電子自身而言,如果能在中國汽車真正走向全球化的進程中為中國整車廠提供切實的幫助,那么兩者之間達成的深度綁定和相互成就,也勢必讓均勝電子在全球汽車智能和安全產業鏈中占據更大的份額。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