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30日電 今天,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首次面向外籍人員制定并發布《北京市外籍人員勞動合同示范文本》(以下簡稱《示范文本》),并同時發布中英文版本。這是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實際舉措,為進一步做好外籍人員在京就業服務工作提供便利。
《示范文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制定,供用人單位和外籍人員選用參考。一方面可以指導用人單位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理聘用手續、簽訂勞動合同,做好勞動合同文本釋明工作,進一步規范用工;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外籍人員更好地理解勞動合同文本,減少因對勞動合同條款約定理解不一致而導致的爭議。
《示范文本》共計10章25條,涵蓋了外籍人員和用工單位聚焦關注的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和勞動報酬等內容,同時列明了如何做好安全生產、處理勞動爭議等相關條款。
據統計,《示范文本》將為北京市2.2萬名持有效工作許可證的外籍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提供幫助。本次發布的《示范文本》也適用于簽訂電子勞動合同的情形。有需要的用人單位和外籍人員可登錄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方網站(https://rsj.beijing.gov.cn/)“通知公告”欄目查詢下載中英文《示范文本》。
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FESCO)國際人才服務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服務國際人才的企業,非常期待北京市這次發布的面向外籍人員的勞動合同示范文本。示范文本為外籍人員在京就業服務提供了標準化的指導,極大程度減少了因為手續和語言差異引起的不必要的困擾,為全市持有工作許可證的外籍人和與用工單位簽署勞動合同帶來了便利,有助于北京市國際人才交往中心的建設。(完)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