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合成生物與綠色生物制造創新發展論壇暨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年會成功舉辦

            2023-11-25 13:23:58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2023年11月1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同主辦的2023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正式開幕。同期,合成生物與綠色生物制造創新發展論壇暨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年會(以下簡稱“會議”)成功舉辦。

            本次會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共同主辦,以“合成生物助推綠色生物制造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聚焦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領域的前沿動態、科技創新和產業趨勢,旨在深化合成生物學與綠色生物制造領域的交流融合,推動我國生物經濟和生物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匯聚國內頂尖院士專家、政府機構代表、科研院校、生物技術領域企業、投融資機構專家,深入盤點合成生物學和生物制造產業的發展動態和未來走向。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輯王保平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趙國屏,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元英進,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陳國強,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務委員、天津市政協常務委員、政協科學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江會鋒等多位頂級科學家作報告,生物科技領域領軍企業分享行業洞見。

            近年來,生命科學基礎前沿研究持續活躍,合成生物正在成為影響人類發展的未來產業之一,在醫藥、能源、材料、化工、農業等領域具有極其廣闊應用前景,成為綠色生物制造產業高速發展的引擎。通過合成生物技術改變傳統的工業生產方式,有望減輕甚至解決人類面臨的資源短缺和環境問題,以更綠色、更高效的方式實現生產方式質的飛躍。

            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局副局長王磊在致辭中表示,生物產業是面向未來最有潛力和發展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合成生物與生物制造,有望重塑工業的產業生態和未來發展格局。

            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王磊致辭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輯王保平表示,推動合成生物與生物制造的創新發展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與各位嘉賓共商共議合成生物與綠色生物制造的創新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輯王保平致辭

            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陳國強教授表示,我國在生物制造領域具有獨特優勢,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在合成生物學等方面取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學術成果,期待為中國引領全球生物制造產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陳國強教授致辭

            圍繞合成生物與生物制造的研究進展,趙國屏院士、元英進院士、江會鋒研究員、陳國強教授依次作題為“合成生物學國內外進展”“DNA 信息儲存”“生物制造的機遇與挑戰”“合成生物學和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的大會報告。趙國屏院士指出,近年來,我國在基因組、蛋白質組、結構生物學等生物科學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這些為合成生物學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面對國際合成生物學新興學科的發展機遇,整合我國相關研究的優勢隊伍,發展我國的合成生物學研究勢在必行。元英進院士表示,DNA信息存儲是典型的合成生物學與信息技術交叉科學前沿,是一項著眼于未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存儲技術,未來社會海量數據存儲將推動產生變革性存儲介質。江會鋒研究員指出,當前合成生物學蓬勃發展,已成為國內外競相布局的熱點賽道,應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重大機遇。陳國強教授展望了下一代工業生物技術的產業應用,其技術優勢將對代替傳統化工制造、推動綠色生物經濟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中國科學院趙國屏院士演講

            中國科學院元英進院士演講

            清華大學技術轉移研究院院長王燕、北京微構工場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絢明、北京義翹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杰、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覃先武、國投創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偉依次作“科技成果轉化賦能生物產業創新”“PHA新材料:技術創新到產業創新”“無細胞表達體系的探索與應用”“搭建綠色生物制造產業化橋梁”“生物制造領域的投資觀察與展望”報告。嘉賓圍繞合成生物學創新技術、產業化應用、成果轉化等方面,分享了推動生物制造產業發展的經驗和思考。

            微構工場董事長徐絢明演講

            圓桌對話環節,在微構工場董事長徐絢明主持下,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副理事長馮志合,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生物化工研究所副所長于慧敏,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立新、四川科倫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革新、上海凱賽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楊晨、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李義圍繞“產學研融合加速綠色生物制造產業發展”主題展開專業討論,分享了全球視野下的創新科技和發展趨勢,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圓桌對話環節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宣布,“新型工業化中國行”大型調研采訪活動正式啟動,將組織中央媒體、主流財經媒體、重要行業媒體等,分產業、分區域持續開展全國性系列調研采訪活動。深入產業領域,及時發現產業各方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的新成績、新亮點和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各地方、產業園區,對各方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的成熟經驗和創新做法進行系統梳理和總結推廣。

            合成生物學的發展,需要政、產、學、研、用、金、服等各個方面聯合起來,共同打通各個鏈條的制約因素,讓更多的科研成果從實驗室中“走出來”,讓創新科技真正賦能產業發展。本次論壇圍繞“合成生物助推綠色生物制造高質量發展”展開深入交流,聚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融合,加速生物制造的技術突破與產業落地,將推動實現與國際生物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助力合成生物學產業不斷升級。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