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實探濟南起步區:地標項目競相崛起 “未來之城”款款走來

            2023-11-22 16:30:16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濟南11月22日電 題:實探濟南起步區:地標項目競相崛起 “未來之城”款款走來

            記者 趙曉

            跨河通道相繼通車,學校醫院配套漸全,場館設施建成啟用,本地居民回遷入住……黃河之畔,沿黃中心城市濟南正在孕育一座“未來之城”——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九曲黃河流經濟南境內,全長約183公里,如何跨越天塹、擁河發展曾是擺在這座城市面前的一道難題。“北跨”建設起步區成為濟南從“大明湖時代”邁入“黃河時代”的重要轉折點。2021年4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獲國務院批復,標志著起步區建設全面啟動,成為繼雄安新區起步區之后的全國第二個起步區。

            獲批兩年多來,這座備受外界矚目的“未來之城”有何新變化?近日,中新網記者驅車前往起步區探訪。行駛在新城骨干路黃河大道上,遠望高樓林立,座座地標建筑平地而起,昔日的鄉鎮脫胎換骨;近觀塔吊高聳,機聲隆隆,車輛穿梭施工忙,現代城市輪廓初現。

            航拍濟南起步區三甲醫院項目。梁犇 攝

            醫院頂層圓形綠色停機坪頗為醒目。梁犇 攝

            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的起步區三甲醫院項目進入竣工收尾階段,工人們正在完善內部裝修。該項目總建筑面積超18萬平方米。項目宣傳負責人田帥韜告訴記者,醫院按照1000床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建設,一期計劃今年年底前竣工交付。

            在醫院入口中庭處,記者看到一處造型別致的鋼結構,貫穿上下樓層。“這是我們以鋼結構為框架,用玻璃結構做表層,結合濟南獨有的泉水文化,設計的共享大廳室內空間。”田帥韜說,這處天窗式的中庭空間,既能解決醫院天然采光、通風散熱問題,還能實現空間連續性,營造開放共享的氛圍。

            醫院入口中庭處造型別致的共享大廳室內空間。梁犇 攝

            乘坐電梯,記者直達醫院12層圓形停機坪。據田帥韜介紹,該停機坪直徑25米,最大起飛重量13噸,中心標高55.7米,是完全具備24小時全天候響應的空中救援通道,可滿足國內所有民用救援直升機機型起落。“建成后將輻射山東半島地區各類危重患者的轉運救助,提升當地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效率。”

            從起步區現代化醫院走出,記者沿黃河大道驅車向西行駛約1.5公里,黃河體育中心專業足球場躍然而現,八臺塔吊緊張作業,揮動長臂,一趟趟運送鋼筋、混凝土等建筑用材。

            航拍黃河體育中心專業足球場建設現場。梁犇 攝

            該專業足球場項目由中建八局一公司承建,建筑面積為19.7萬平方米。“目前,足球場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正處于鋼結構施工階段。其與普通足球場館不同,場內沒有跑道,看臺與草坪之間距離非常近,更方便觀眾欣賞比賽。”中建八局一公司黃河體育中心專業足球場項目專業工程師王棟說,這是山東首個6萬座專業足球場,能承辦亞洲杯等國際足聯A級賽事及國內大型賽事。

            據王棟介紹,作為國內施工最為復雜的專業足球場之一,項目在建筑結構設計上創造了多個“中國之最”“世界之最”,如屋蓋的鋼結構最大懸挑長度為45米,系國內最長的鋼結構建筑施工工程之一;頂層透光膜結構應用4.3萬㎡平方米PTFE膜,是世界最大單層PTFE網格覆膜結構工程等。

            黃河體育中心專業足球場建設現場,塔吊緊張作業。梁犇 攝

            “未來,周邊將配套體育館、游泳館及全民健身中心,計劃2026年12月底竣工驗收,將滿足居民健身鍛煉、體育休閑、觀演互動等多層次需求,有望成為整個新城的活力中心和流量入口。”王棟表示。

            當下,在黃河大道東側,黃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已建成啟用,與黃河體育中心交相輝映,即將迎來大型首展;向會展中心西面遠眺,中科新經濟科創園吸引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等科創主體“扎根”,錨定科技創新策源地、成果轉化助推器、科創人才聚集區,打造起步區科技創新生態;在鵲山生態文化區,片區開發已啟動,各類生態資源連接成片,再現充滿詩意的“鵲華煙雨”。

            航拍黃河國際會展中心,場館即將迎來首展。梁犇 攝

            隨著各大地標性建筑紛紛崛起,重點項目接續落地,新城配套也逐漸豐滿。山東省實驗中學鵲華校區等配套教育設施正加快建設,大橋水廠、崔寨再生水廠具備供水和水處理條件,黃河濟濼路隧道、黃河鳳凰大橋、黃河大道一期(青銀高速南段)相繼建成通車。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初,起步區累計開工市政道路150公里;新增綠地面積133.5萬平方米;簽約優質項目162個,總投資3997億元人民幣;累計完成113個村居、8.77萬人拆遷工作。

            “起步區整體規劃打造‘一帶一軸、多中心、網絡化’的結構布局,正加快推進一批具有引領性和辨識度的公共服務項目落地實施,支撐核心區快速起步。”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委會國土規劃部副部長牛曉羽介紹說,沿黃河規劃會展與體育集聚區,重點建設黃河展覽中心、會議中心、酒店中心、黃河體育中心,形成互為補充、體系完備的公共服務體系。

            在古老的黃河之畔,一座現代化新城正成形起勢,將沿黃中心城市濟南“北跨”的長久愿景一步步化為觸手可及的實景。(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