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威海11月17日電 (王嬌妮)智能蘋果分選生產線飛快運轉,一顆顆蘋果排著隊拍“CT”……時下正是蘋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在山東威海高新區“黃胖子”蘋果數字農業分選中心,智能化生產場景正在上演。
在山東威海一處蘋果數字農業分選中心,一顆顆蘋果排著隊拍“CT”。卞斐 攝
通過自動化設備,一堆品相不一的蘋果被分揀成個頭均勻、甜度一致的“多胞胎”,內藏“壞心”的蘋果被精準識別淘汰,每批蘋果都有專屬“ID”,掃一掃就能溯源到產自哪條流水線……
“以往分揀1萬箱蘋果需要60個工人,現在僅需20人;蘋果碰壓傷從20%降低到5%以內;以前每天20個工人專職疊紙箱,引進3套自動疊箱機后,只需要5個人操作。”威海市五十一號農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松稱,該企業今年投資1000萬引進自動化設備和配套的智慧農業系統,綜合考慮生產效率和成本后,是一筆非常劃算的“買賣”。
工作人員在車間隨時進行數據分析,根據客戶訂單變化調整生產。卞斐 攝
相比過去,車間里如今多了幾個年輕人,他們拿著筆記本電腦穿梭在分選中心、冷庫和倉庫間,對每個車間的用工、生產成本核算等數據進行分析,進而根據客戶訂單變化實時調整生產。
不僅如此,數字化設備還給蘋果產業裝上了“千里眼”,遠在云南生產基地的采摘和加工畫面可實時呈現在屏幕上。
“以前只能等每天生產結束后,才能統計出當天的加工情況,信息反饋滯后,因此丟過訂單,現在坐在辦公室就能及時掌握各基地產出的成品、工人的效率、原料使用情況等,效率太高了。”黃松稱。
近年來,山東威海發展數字農業,打通蘋果產業鏈上的堵點,以科技支撐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本地現代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為鄉村振興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完)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