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最美公路”廣西舊州樞紐互通展工程師設計匠心

            2023-11-15 15:59:35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南寧11月15日電 題:“最美公路”廣西舊州樞紐互通展工程師設計匠心

            作者 楊陳 劉瑩

            初冬時節,位于中國南疆的廣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舊州樞紐互通立交又染上了金黃,遠處的山峰在云里若隱若現,宛若仙境。

            早在2017年10月,邊城靖西的山水一隅就曾登上了英國《鏡報》官網的“旅行圖庫”版面,其中提到的“最美公路”“仙境之路”,就是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以下稱靖那高速)舊州樞紐互通立交。舊州樞紐互通“出圈”的背后,則是工程師的設計匠心。

            廣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舊州樞紐互通立交。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在實事求是中恪守工程師要義

            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期間,廣西交通設計集團負責該項目的勘察設計,實行雙項目負責人制,一位負責路線、路基,另一位負責橋梁。

            “現在公路走過的地方看上去很美,但在當年很多都是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而且早期的技術手段遠不如現在,沒有導航定位軟件,我們拿著1:5萬、1:1萬的航測圖找路,很不方便。”項目負責人唐翔談起當年的情形依然記憶猶新,“2009年7月開始,我們整個設計團隊花了20多天開展外業調查,徒步走過近百公里的比選路線,才完成項目全線的勘測與調查,翔實記錄了沿線地形、地物及各類控制性因素。”

            調查發現,靖那高速穿越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區,互通所在區域峰叢林立、溶洞密布。根據經驗,公路經過巖溶發育地區時,有條件的應盡量減少設置橋梁結構物,否則需綜合多種手段確保橋梁基礎穩定,施工安全風險增大,建設、維護成本也會更高。

            廣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舊州樞紐互通立交。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在統籌協調中履行工程師職責

            如何才能設計出安全、實用、經濟的互通方案?

            2009年9月,路線、橋梁、地質、造價等細分專業的工程師通力合作,根據地形、地質條件及交通量預測,運用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大膽設想,為該互通設計了全苜蓿葉、半苜蓿葉兩種不同形式的方案。

            通過技術指標、橋梁規模、用地規模等多個維度的比選,最終全苜蓿葉形互通方案占據領先優勢。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速公路網規劃,百色至靖西、崇左至靖西、靖西至龍邦、靖西至那坡四條高速公路均在舊州樞紐互通交匯。而彼時,崇靖、靖龍兩條高速尚未開展前期工作。

            項目團隊負責人黃東通過充分研究兩個方向的遠期延伸方案,不斷完善互通設計,力求接口順暢、少遷改、不浪費。

            廣西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舊州樞紐互通立交。廣西交通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在自然融合中體現工程師價值

            “工程不僅僅是工程,互通不能只為交通,還應打造人文景觀,彰顯地方文化特色。”黃東說。

            靖西山水如詩如畫,境內遍布著如通靈大峽谷、鵝泉、渠洋湖、三疊嶺瀑布等風景名勝,素有“靖西八景”之說。這條路中的舊州樞紐互通有沒有可能打造成為“靖西第九景”?項目負責人郭懿又開動了腦筋。

            舊州樞紐互通選址1.5公里外,恰是“中國繡球之鄉”——靖西市舊州鎮。這里風光秀麗、民風淳樸,培育了頗具規模與影響力的繡球手工制造業。

            郭懿回憶道,“繡球球體每四瓣相連,對稱的造型給人以自然、安定、協調的樸素美感,是壯族文化的代表之一。而苜蓿葉,又稱四葉草,代表著希望、好運和幸福。全苜蓿葉形互通的線條造型正好與繡球相似,將其直接嵌在大地之上,讓壯鄉交通更添魅力。”

            最終,全苜蓿葉形的設計方案獲得各方一致認可。設計隨山就勢,順應地形布線,造型簡潔、美觀大方,較低的路基高度使其得以和諧融入優美的自然、田園景觀。

            2014年12月,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每遇清晨或雨后,薄霧繚繞,云山疊翠,醒目的舊州樞紐互通立交就像一顆“巨型繡球”,妝點在一片金黃或翠綠的壯鄉大地之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靖西第九景”。

            2019年,靖西至那坡高速公路憑借一流的設計、一流的施工、一流的質量獲評國家優質工程獎,成為廣西第一個獲此殊榮的高速公路項目。而這條“最美公路”建成通車近十年,也讓靖西市從相對閉塞的邊境小城,發展成為頗具流量的邊關風情旅游目的地。

            即將通車的“世界第一拱”天峨龍灘特大橋,見證了600米勁性骨架的飛虹一躍,中國拱橋的再次突破。在建的桂柳高速改擴建工程,將為曾經的“廣西第一路”增添科技美、人文美、自然美兼具的光彩。廣西首條智慧高速——沙井至吳圩高速公路,能為通行車輛提供伴隨式信息服務,為運維方提供智能化監控及決策服務,還能滿足智能網聯車、未來自動駕駛車輛的發展需求……

            這些設計的背后,都離不開工程設計人員的匠心。他們用巧思探尋“最優解”,用妙手描繪“同心圓”,在交通建設發展中,讓科技、生態、文化要素不斷融合、綻放、出彩。(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