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8日電(記者 郭超凱 張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8日主持例行記者會。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薛偉 攝
有記者提問:7日,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閉幕。發言人能否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中方如何看待科技合作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意義?
汪文斌:“推動科技創新”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之一。近日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在重慶成功召開,習近平主席向大會致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和嘉賓參會,大會取得豐碩成果。這是中方落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的重要舉措。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國與各方一道,推動科技創新合作取得一批實實在在的成果。截至目前,中國已與80多個共建國家簽署了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支持逾萬名共建國家青年科學家來華進行短期工作和交流,累計培訓共建國家科技和管理人員1.6萬人次。中國與共建國家實施了多批聯合研究計劃,在農業、醫療、信息、新能源、基礎研究等多個領域共同建設了50多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建立了10個海外科教合作中心。中國面向東盟、阿拉伯國家、非洲等區域建設了9家跨國技術轉移中心,與各國共建覆蓋廣泛的技術轉移網絡,服務各國產業升級。
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發布了《國際科技合作倡議》,倡導并踐行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國際科技合作理念,堅持“科學無國界、惠及全人類”。我們愿以本次大會為契機,與共建國家攜手努力,共同構建創新伙伴關系,共同培育創新增長動力,共同營造開放創新生態,共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加快建設創新絲綢之路,攜手構建全球科技共同體。(完)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