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一場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對話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駐華代表處火熱展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辦公室(簡稱:非遺辦)主任王軍及辦公室主要成員,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多部門區域辦事處文化部項目官員楊碧幸(Duong Bich Hanh)女士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聯合國教科文文化部項目官員楊碧幸(Duong Bich Hanh)(中),非遺辦主任王軍(右),非遺辦文員陳炎(左)
王軍主任全面介紹了非遺辦近期的主要工作內容與取得的成果。他詳細闡述了辦公室如何致力于民間非遺的匯總、統計、編輯整理和宣傳工作。在與楊碧幸官員的交流中,王軍特別強調了中國書法、美術技法、傳統葫蘆雕刻繪畫、中瑜伽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王軍主任談到中國書法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除了人們認知的中國書法以外,還具有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多種表現手法,如楷書、行書、草書以及他們的組合技法等,都是不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美術技法的介紹中他強調了中國畫、雕塑和版畫等在中國美術領域中的地位,同時也介紹了這些藝術形式所包含的豐富技法和獨特表現方式,比如中國畫的工筆、寫意;雕塑的泥塑、石刻等。
傳統葫蘆雕刻繪畫也得到了特別提及。王軍主任詳述了這種獨特藝術形式如何將葫蘆作為載體,通過雕刻和繪畫展現出令人贊嘆的藝術效果和文化內涵。
最后,王主任介紹了中瑜伽。他解釋了中瑜伽在中國古代的起源。中瑜伽不僅僅是一種體育鍛煉方式,更是一種集體育、藝術和哲學于一體的文化遺產。他詳述了中瑜伽如何在中國得以傳承和發展,以及其在促進人們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王軍主任的這些介紹,旨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詳細展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多樣性和深厚內涵,以期加強雙方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推廣方面的合作和交流。
楊碧幸(Duong Bich Hanh)女士在會談中對非遺辦的工作表示了深切的認可和充分的肯定。她仔細聆聽了王軍主任關于非遺辦在民間非遺匯總、統計、編輯整理和宣傳方面的工作介紹,并表示非常贊賞。她認為,非遺辦的持續努力有效推動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增進了世界各國對中國豐富多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和認識。
楊女士進一步表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愿意為非遺辦提供更為全面和具體的支持。她詳細說明了未來合作的可能方向:首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協助非遺辦引進相關領域的國際專家,為非遺保護和傳承工作提供專業意見和建議。其次,在政策層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協助非遺辦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相關國際公約和政策,為非遺辦解讀相關政策,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更加符合國際標準。此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提供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相關的詳細資料,對于非遺辦在實施保護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將積極進行講解和答疑。
楊女士的這些詳細表述,展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其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辦公室之間深入合作、共同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堅定決心。
此次會談是一次友好而有建設性的交流,雙方就一些重要事項達成了共識。通過這樣的對話,有助于推動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上展示其獨特魅力,同時也有助于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這不僅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楊丹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