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賡續紅色血脈延續青年擔當:以青春之力助湖湘文化加速發展

            2023-10-31 17:05:34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 題:賡續紅色血脈延續青年擔當:以青春之力助湖湘文化加速發展

            記者 余湛奕

            湖南共有2647萬青少年,其中全省團員321.6萬名。近日,記者跟隨共青團中央在湖南省調研時了解到,在長沙,青年們打造將科技賦能湖湘文化傳播的紅色網絡文化產品、推出國內首個紅色多維沉浸式青春劇場、把思政課堂搬到岳麓山上……為賡續紅色血脈,助力湖湘文化加速發展,青年們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紅在潮頭”:科技賦能湖湘文化傳播

            “她的右眼閃爍著一場生如夏花的絢爛,花開無語,卻芳華爍爍,她深知綻放是自己一生中最神圣的使命。”中南小團子青年傳媒中心成員楊洪正在錄音室中錄制最新一期“紅色電臺”。

            記者了解到,共青團湖南省委為推進高校新媒體團隊扶持計劃,創立了品牌項目“青年湖南”高校工作室。中南大學積極響應并成立了中南小團子青年傳媒中心,“紅色電臺”正是在該傳媒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南小團子”上開設的原創音頻專欄,內容以音頻為主,輔之圖文描述,講述從湖湘大地走出的優秀共產黨員的革命故事。

            據介紹,錄制“紅色電臺”的專業錄音室,設備齊全并長期面向中南大學師生免費開放,在錄音室的隔壁,還有一間可做虛擬場景直播的全綠幕場景室,這些專業設備和場地為學校紅色文化產品孵化提供了很好的技術保障。

            中南大學全綠幕場景室里,正在進行虛擬場景直播。記者 余湛奕 攝

            隨著“網上共青團”建設的不斷發展,共青團湖南省委目前已在微信、微博、抖音等13個平臺同步開設“青年湖南”賬號,吸納3300多萬粉絲,打造原創網絡文化精品4800余件,全網傳播量超130億。

            “人在戲中”:沉浸式體驗紅色革命故事

            2023年5月,由共青團湖南省委指導的國內首個紅色多維沉浸式青春劇場《恰同學少年》,把紅色經典革命故事用新媒體手段沉浸式地呈現給廣大觀眾。

            該劇目聚焦青年毛澤東、蔡和森等學子1913年至1918年間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的求學和成長,采取多種新媒體手段,通過區別于傳統的固定座位式的觀演方式,讓觀眾成為“戲中人”,在光影交織和行進互動中,直接以“學生”的身份跨越時空對話百年前的熱血青年。

            紅色多維沉浸式青春劇場《恰同學少年》。記者 余湛奕 攝

            據介紹,《恰同學少年》青春劇場自上線運營以來,已經成為各單位主題黨日、主題團日活動的首選地。

            “來看青春劇場的觀眾主要以90、00后為主,其中95后、00后客群增速最快,年輕人要占絕大多數,很多外地觀眾都是特意坐高鐵專門來長沙觀看的。”湖南天擇城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葉介紹,《恰同學少年》自5月開演截至10月15日,共計演出306場,接待觀眾超3萬人次,購票用戶平均年齡為17-28歲。

            記者了解到,圍繞“講活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發揚湖湘精神”、“挖掘在地文化”,近年來,湖南共青團充分整合資源,精心策劃,相繼推出深受青少年喜愛的文藝精品。2022聚焦黨領導下百年青年運動史,聯合省演藝集團推出紅色歌舞劇《青春之歌》,得到各年齡段觀眾的一致好評。

            “學在山上”:“思政課”走進岳麓書院

            “時代的召喚各有不同,青春的力量一脈相承。”共青團湖南省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南共青團“百千萬”80、90、00青年講師團是一支青年理論武裝工作“輕騎兵”隊伍,自2019年以來,已組建起省級177人、市級1480人,縣級超萬人規模的青年講師隊伍,面向青少年宣講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紅色歷史故事,引導青少年“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為增加學生興趣,湖南大學把“思政課”搬到岳麓書院,并啟用“95”后青年講師宣講書院故事,這種耳目一新的授課方式,極大提高了學生參與度和體驗感。

            省級青年講師團成員王希是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博士研究生。他生動的講述和耐心的解答牢牢吸引了來參加這堂“思政課”的學生們。

            湖南大學把“思政課”搬到了岳麓書院。記者 余湛奕 攝

            湖南大學生物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大一新生陳景文告訴記者,作為一名長沙人,來岳麓書院不是第一次,但跟著青年講師團來還是頭一回。

            “走進岳麓書院上思政課,感覺特別生動活潑。在這里,不僅可以看、可以聽,還可以觸摸,感覺更加真實和融入,和在學校上課時的感受完全不一樣,我很喜歡。”陳景文說。

            陳景文的同學傅雅倩表示,岳麓書院撲面而來的古香古韻令人心曠神怡,身在其中更能切身體會到歷史的厚重感。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書院里“學達性天”、“實事求是”的匾額。她認為,“學達性天”有著豐富的內涵,是讀書人應追求的一種境界,讀書要達到自強、通達的狀態,才能沉浸其中享受學習的快樂。(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