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吉林大學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青銅器進行斷代與辨類

            2023-10-26 00:21:35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長春10月25日電 (記者 郭佳)吉林大學25日發布一款人工智能與青銅器研究相結合的產品——“吉金識辨·青銅器智能斷代與辨類”程序,可以自動判斷青銅器的時代和類別,目前已經開放了青銅鼎和青銅簋兩類器物。

            當天,吉林大學“古文字古文物人工智能重點實驗室”正式揭牌。“吉金識辨·青銅器智能斷代與辨類”程序是該實驗室的優秀成果之一。

            “吉金識辨·青銅器智能斷代與辨類”程序發布會現場。郭佳 攝

            吉林大學考古學科擁有50多年的歷史,為中國培養了大批考古人才和古文字人才,是中國首個以專業形式招收古文字本科生的高校。

            該實驗室成員由吉林大學考古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同組成,主要圍繞古文字、古文物、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展開交叉研究。

            “吉金識辨·青銅器智能斷代與辨類”程序由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李春桃與人工智能學院副教授楊溪合作完成。據悉,用戶在該程序上傳青銅器圖片后,系統會自動判斷出其類別、時代,并推薦五件相似器物作為參考,每一件都會列出器物名稱、著錄出處、出土墓葬、時代及現藏地等相關信息。同時,用戶還可按器類或時代瀏覽青銅器數據庫中的青銅器,隨時隨地進行檢索或學習。

            “吉金識辨·青銅器智能斷代與辨類”程序截圖。(資料圖)吉林大學考古學院供圖

            李春桃介紹,以往青銅器斷代工作只能由專家依據經驗才能完成,而通過該程序,普通用戶也能很好地認識并了解青銅器,同時還可以使專業研究更為便捷高效,并在教學工作中起到參考、輔助作用。

            該程序收錄的青銅器中數量最多是“鼎”和“簋”,這兩部分已經開放使用。楊溪介紹,該程序收錄了近萬件青銅器圖片數據,目前數據量仍在不斷增加,而且程序本身也具備學習能力,通過用戶反饋能進一步提高識別的精準度。

            “古文字是鑄造或刻寫在文物上的,研究古文字自然要重視古文物,我們研究甲骨文自然要了解龜甲和獸骨的形制,研究金文也要熟悉青銅器的知識。”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會長吳振武表示,古文字學在人文學科中最接近自然科學,十分符合人工智能技術的工作原理,此次發布的新程序將人工智能技術利用到青銅器研究當中,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