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 潘旭臨)為期四天的第七屆世界非金屬礦科技和產業論壇24日在安徽青陽落幕,并發布《青陽宣言》,旨在進一步促進產業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由浙江工業大學、青陽非金屬礦研究院、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礦物物理礦物結構專業委員會等發起的世界非金屬礦科技和產業論壇,自2017年舉辦首屆以來,已連續在青陽縣舉辦,在國際國內學術界和產業界產生廣泛影響。
中國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品種眾多、分布廣泛,已探明儲量的非金屬礦產達92種。中國已成為非金屬礦生產和消費大國。2023年1-7月,全國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規模以上企業資產總計達到了7.9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4.90%。2022年全國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規模以上企業資產總計為7.90萬億元,同比增長了8.30%。
論壇現場。劉佳惠 攝
本屆論壇以“科技塑造非金屬礦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主題,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來自政府部門、學界、生產企業、投資機構、設備商等500余人與會。
本屆論壇期間舉行了24場重要活動,包括產學研對接、企業人才需求與非金屬礦未來產業論辯、學會協會及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會商等。
此外,論壇發布了160多個科技報告,交流非金屬礦領域最新科研成果、科技進展和市場需求等,探討國內外新型綠色化學化工、地球化學、地質和礦產、納米技術、表界面科學和量子科技、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藥等科技進展帶給非金屬礦產業鏈的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來自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的Fabrice Leroux教授在大會做科技報告。
在本屆論壇上,青陽非金屬礦研究院、浙江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礦物物理礦物結構專業委員會共同發出《青陽宣言》。宣言呼吁非金屬礦科研工作者主動應對非金屬礦產業和科技變革,奮力打造一流的非金屬礦科技、產業、教育和文化,加快實現非金屬礦科技高水平和可持續的、高質量的發展。
論壇現場。劉佳惠 攝
論壇上,專家學者分別就“探討非金屬礦科技和產業的挑戰、機遇和未來”、“科技創新和產業精神并存,人才智慧和發展動力相映”等作主旨發言。(完)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