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一年兩針創新降脂藥物首批落地北京,為血脂異常患者帶來福音

            2023-10-19 16:59:07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進入10月中旬后,各地陸續入秋。秋冬季節氣溫降低,溫差變化容易導致血管收縮或舒張變化,增加心梗、腦梗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概率。為了抵御寒冷,人們在秋冬季也更容易進食肥甘厚味的食物,減少戶外運動量,這就會使得血糖、血脂、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水平升高。

            近日,全球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小干擾RNA(siRNA)藥物英克司蘭鈉注射液在北京首批落地,為心血管醫生及患者提供更便捷、可依從的長期血脂管理方式,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開啟降血脂管理新紀元。這款藥物于今年8月在中國獲批上市,作為飲食的輔助療法,用于成人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雜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或混合型血脂異常患者的治療。早在2021年和2022年,這款創新的小干擾RNA藥物就已借助國家針對創新藥物的“先行先試”政策,落地海南博鰲樂城先行區與粵港澳大灣區,讓三千余位中國血脂異常患者提前獲益。

            “我國家每年有近40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病,也就是說每天有1萬多人死于心腦血管疾病,而且心血管疾病正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大部分患者的死亡年齡遠低于期望壽命。因此心血管疾病的負擔不僅是醫學問題,更是社會問題。”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首席專家霍勇表示,“我國高膽固醇血癥的治療效果不夠主要體現在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較低。”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開出首批處方

            中國高LDL-C血癥患病率近年來持續上升,在已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人群中,LDL-C達標率僅為6.8%[1]。將LDL-C的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圍,有助于延緩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降低心梗、腦梗等嚴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因此提高LDL-C達標率已成為血脂管理的一大趨勢。

            他汀類藥物是臨床最常用的調脂藥,但是大部分國人只能接受中等劑量的他汀治療,且單一用藥有其局限性。在臨床上,也有部分患者因為依從性較差或對藥物不耐受,導致LDL-C不達標,亟需長效且安全的降脂療法。

            患者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進行注射

            “我們不斷研發創新藥品、探索臨床治療,不斷采用新的技術,新的產品和新的手段來控制血脂,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小干擾RNA降膽固醇藥物能長期有效地降低‘壞膽固醇’,它在國內醫療機構的落地應用,將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控制LDL-C的方式,而且半年打一針的注射間隔也將大大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推動我國高膽固醇血癥的防治。”霍勇表示。

            《“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 2030 年)》都指出,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這意味著心血管疾病的防控重點將從規模式增長轉向更聚焦于戰略層面和關鍵技術層面的高質量發展。因此,提高基層醫生對血脂異常的認知以及最新治療方案的普及,積極推動創新降脂藥物在基層醫療機構盡快落地,為基層患者提供更便捷、可依從的長期血脂管理方式,對于基層這一血脂管理的主戰場至關重要,也是推動我國心血管事件“拐點”早日到來的關鍵所在。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