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煙臺小伙支教大涼山:山里的孩子心向大海

            2023-10-08 11:00:41     來源:中新網

            “告別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輕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幾分充實與忙碌,漁家駕船出海了,貨輪起錨遠航了……”當清晨的陽光穿過大涼山板諾洛村小學操場,支教老師宮宇洋一邊帶領同學們朗讀課文《煙臺的海》,一邊向孩子們展示大海的圖片。

            圖為宮宇洋教孩子們唱歌。受訪者供圖

            去年9月,大學剛畢業的宮宇洋跟隨公益組織從海濱城市山東煙臺輾轉來到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板諾洛村,開啟了從大海到大山的支教時光。

            加上宮宇洋,板諾洛村小學共有11名支教老師,分管6個年級共6個班的所有課程,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每個老師都身兼數科。

            圖為宮宇洋給孩子們上課。受訪者供圖

            語文課上,教與學之間的溝通是一件難事。由于當地基本上都是彝族人,孩子們只能聽懂淺顯易懂的普通話,就連一些最基本的四字詞語也不解其意。

            在給學生們講解“哄堂大笑”時,宮宇洋帶著孩子們一起大笑。“像這樣的情況很多,我都是帶著孩子們‘沉浸式’感受詞語的意思。”宮宇洋稱。

            除了教語文,宮宇洋還教體育。他把滿是碎石的學校老操場一點點收拾干凈,打造出一塊籃球場,并畫出幾條跑道。做游戲、打籃球、開運動會……新操場得到了充分利用,放學后師生們還坐在一起數星星。

            偶然從學校倉庫里翻出一把舊吉他,給了熱愛音樂的宮宇洋莫大驚喜。他將舊吉他改裝一新,帶孩子們唱歌。彝族的孩子擅長唱歌,獨特的民歌給了宮宇洋很多啟發。此后的音樂課成了現代流行曲與原生態民歌的舞臺,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圖為宮宇洋和學生一起干農活。受訪者供圖

            大山里的孩子早當家。放學后,學生們都要幫助家長鋤地、拔草、掰玉米……碰上干農活,宮宇洋也會幫著一起做,手磨破了也不停。

            發現很多學生一年到頭總穿同一件衣服,宮宇洋聯系到做服裝生意的姐夫,將倉庫里適合孩子們穿的衣服捐出來。此后他還特意統計了學生的服裝尺碼,專門定制了一批衣服,送給孩子們。

            孩子們和宮宇洋合影。受訪者供圖

            “希望你能夠再來,我會給你煮臘肉吃。”一年的支教時光很快過去,在離別的那天,學生們給宮宇洋寫下了一封封留言信。他們還相約穿著定制的衣服,拍下“全家福”,并為宮宇洋合唱了在課堂上學的歌曲《那些花兒》。

            “公益不是選擇,而是熱愛。”宮宇洋稱,在板諾洛村教學與生活的經歷,讓他關注到山區的教育和生活,他決定開設一個自媒體賬號,通過鏡頭,讓更多的人了解大山的風土人情,并關注那里的孩子們。

            圖為孩子們給宮宇洋的信。受訪者供圖

            “孩子們心里還有一個愿望,就是到煙臺看看大海。”宮宇洋說,他要努力幫助孩子們實現這個心愿。(作者 王嬌妮 楊馥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