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 劉玥晴)以“培根鑄魂 以文育人”為主題的2023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主論壇27日在北京舉辦,來自北京和臺灣兩地的中小學校長、教師和學生代表共130余人參加。
本屆峰會擬通過論壇、同上一堂課、中秋詩會、孔子誕辰紀念活動等形式,展示京臺基礎教育成果,旨在厚植兩岸青少年和教育界人士中華文化情懷,促進兩地基礎教育融合發展。
北京市東城區委書記孫新軍在致辭中表示,東城區文化底蘊深厚、教育資源豐富,希望通過此次峰會,種下“交流、發展、和平”的種子,著力打造兩岸基礎教育領域交流合作平臺。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柳長安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期盼京臺兩地中小學校長在交流中形成共識,在共識中達成合作,在合作中實現發展。
主論壇上,北京四海孔子書院院長馮哲圍繞儒家文化與精神生活作主旨報告。隨后,新北市北新小學和東城區培新小學師生共同參與“智慧課堂 兩岸同行——京臺共上一堂課”主題交流。兩校教師將北京中軸線元素巧妙融入教學內容,借助科技手段同步講課、評課,呈現出智慧課堂新模式。
9月27日,2023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主論壇在北京舉辦。圖為新北市北新小學和東城區培新小學師生通過視頻同上一堂課。中新社記者 劉玥晴 攝
“昨天參訪東城區黑芝麻胡同小學時,感受到校長和老師非常認真負責,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很幸福。”臺灣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創會秘書長邱承宗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三年雖受新冠疫情影響,但峰會并未中斷,而是以線上形式舉辦,京臺教育同仁仍彼此學習、進步;愿日后兩岸繼續共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深化基礎教育合作。
第二次參與京臺基礎教育校長峰會的高雄市龍華中學校長呂淑媛告訴記者,兩岸中小學均注重對學生品德的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哲學思想、倫理道德和歷史故事,可使學生從中汲取智慧。
據悉,本屆峰會期間,東城區小學生代表作為“小導游”,已帶領臺灣嘉賓參觀了故宮博物院、頤和園、居庸關長城和鐘鼓樓等。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