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五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于9月13日在寧波隆重開幕,標志著新一屆大賽正式啟動。
在大賽上,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蔣艷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打造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賽事活動品牌
記者:作為大賽組委會成員單位,請您介紹大賽為產業帶來什么影響和價值?
蔣艷:前四屆大賽對各區域、各行業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應用成效開展交流宣介,促進多項自主專利技術產品市場化推廣,幫助眾多工業互聯網平臺獲得融資機會,并促成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落地地方。
今年,第五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希望通過本屆大賽,一是以賽為動力,壯大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服務供給力量,提升工業互聯網供給側的技術和服務能力,促進工業互聯網各方溝通交流,加速解決方案轉化落地,助力優質企業找準發力點、提升競爭力;二是以賽為載體,打造國家級工業互聯網賽事活動品牌,通過區域百強賽和全國總決賽,引導參賽團隊走遍全國各地,促進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西部地區開展廣泛交流合作,幫助創新型企業提升影響力,助力平臺企業做大生態圈,激發產業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三是以賽為樞紐,釋放工業互聯網生態能量,促進制造業、技術服務商、高校科研機構、金融投資機構等各類資源匯聚、交流、共享,讓技術服務更多元豐富,共同筑牢產業鏈、做強技術鏈、補齊人才鏈。
邁過了“試點應用”階段進入“規模推廣”階段
記者:近年來,一批優秀獲獎作品在工業互聯網大賽中脫穎而出,這些成果將會如何得到應用?
蔣艷:大賽的獲獎作品中,不少已經在企業成功落地,邁過了“試點應用”階段進入“規模推廣”階段,工業互聯網應用落地和推廣成效在不斷深化。
中心作為國家級智庫單位和大賽承辦方,高度關注技術成果的產業化應用。一是助力創新技術成果在全國推廣,各參賽團隊均有機會在區域賽進行作品宣講和路演,獲獎團隊將被納入國家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案例庫,有機會在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體驗中心、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主流媒體等渠道進行推廣展示。二是推動優質產品轉化為生產力。杭州、深圳、北京、青島、長沙等地為優秀成果提供了項目落地和服務商進駐等相關扶持政策,寧波海曙區為獲獎團隊準備了產業鼓勵基金,人才落戶獎勵以及安家費補助等落戶支持政策。三是促進優秀企業吸納社會資本。我們為優秀團隊配套了資本相親會、產業合作等權益,幫助團隊與業內知名企業、需求方進行項目洽談與合作活動。
連續四年發布工業互聯網平臺指數
記者: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作為工信領域的智庫單位,可否請您介紹一下近年來工業互聯網發展情況?
蔣艷:2020年期,中心牽頭工業互聯網平臺監測分析工作,沉淀了從2018年以來全國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的動態數據,連續四年發布工業互聯網平臺指數。
我們參考上證指數,以2018年為基期,用50多家全國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動態數據測算出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指數。
今年上半年的數據有三個10%:;一是2023年上半年工業互聯網平臺綜合發展指數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10%,7月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指數達到 284,實現連續五年穩步提升。二是二季度重點平臺在線設備開工率比一季度平均提升10%,上半年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線設備開工率整體上升至61.24%,較去年增長6.77%。三是上半年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中小企業增長率超10%。企業賦能指數增幅達到16.8%,目前,重點平臺的中小企業用戶占比超過六成。
致力于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生態
記者: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是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的承辦方也是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的重要推動者,可否請您介紹一下在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過程中有哪些創新舉措?
蔣艷:本屆大賽開幕活動期間,組委會將舉辦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深度行論壇、供需對接會、投融資沙龍等系列活動,持續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工業互聯網應用生態版圖。
作為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的主要承辦方和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的重要推動者,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近年來一直聚焦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落地應用,致力于與政府、工業企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及服務商一同構建工業互聯網產業應用生態。
近年來,中心打造“公共服務平臺-實驗室-體驗中心”三位一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全產業鏈服務體系”,通過產業監測分析、產業鏈路線圖、解決方案圖譜、服務商畫像等服務,幫助政府摸底數、找短板、鍛長板。通過企業評估診斷、轉型路徑規劃、行業趨勢咨詢等服務,幫助工業企業找痛點、找路徑、找方法。通過服務商評價、技術測試驗證、解決方案推廣、培訓宣傳等服務,幫助服務商找優勢、找定位、找市場。未來,中心將積極發揮國家級智庫的優勢和特點,與大賽匯聚的生態伙伴們一道,深入開展研究工作,持續打造公共服務能力,共同推動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