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脈沖星研究取得新進展!有助于更全面探索中子星物理性質和星族性質

            2023-09-04 10:19:32     來源:中新網

            脈沖星是快速旋轉的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發而形成的產物之一。脈沖星具有原子核的密度,是宇宙天然的極端物理實驗室。它的超強引力場為檢驗廣義相對論提供了獨特條件。

            近日,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脈沖星團組及合作者,使用中國天眼FAST對漂移掃描多科學目標同時巡天發現的部分脈沖星進行后隨測時研究,得到了2顆毫秒脈沖星和22顆正常脈沖星的基本性質。該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探索中子星物理性質和星族性質。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與已知的3300多顆脈沖星相比,本工作研究的24顆脈沖星更暗弱、更遙遠、年齡偏老及自轉能損率偏小。其中,J0211+4235和J0518+2431的能損率小于經典的死亡線,而理論上位于死亡線之下的脈沖星射電輻射應消失,因此它們可以用來檢驗和限制各種死亡線理論。10顆脈沖星的單脈沖序列在某些周期中輻射“熄滅”,存在明顯的消零現象,J0540+4542表現出子脈沖漂移,為限制輻射理論奠定了實測基礎。此外,5顆脈沖星的色散量實測值高于電子密度模型的預測值,這意味著電子密度模型在高銀緯處需要改進,有助于精準描繪銀河系電子分布。4顆脈沖星的偏振觀測性質符合旋轉矢量模型。本研究豐富了脈沖星的觀測特征,為相關理論模型提供了實測樣本。

            據介紹,科研人員后期將對更多的新脈沖星進行測時研究,以期探測到大質量脈沖星來限制中子星的物態方程,發掘更多穩定的毫秒脈沖星以用于脈沖星測時陣列及納赫茲引力波探測。


            (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