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9月,這些新規施行:事關看病養老、食品安全、投資理財

            2023-09-01 15:52:31     來源:中新網

            文/華卓瑪

            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推動法律援助案件辦理程序標準化、保障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的安全和合法權益、健全私募基金監管制度……9月,一批新規即將開始施行,涉及法律、醫療、食品安全、生態保護等多個領域。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梳理了全國及各地新規,一起看看有哪些新政可享受,哪些規定需注意。

            全國性新規

            為殘疾人、老年人建設無障礙生活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自9月1日起施行,為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提供法治保障。

            本法規定,新建、改建、擴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區、公共建筑、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城鄉道路等,應當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國家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為殘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

            公共服務場所涉及醫療健康、社會保障、金融業務、生活繳費等服務事項的,應當保留現場指導、人工辦理等傳統服務方式。與殘疾人、老年人相關的服務機構應當配備無障礙設備,在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等方面提供無障礙服務。

            推動法援案件辦理程序進一步標準化規范化

            新修訂的《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規定》自9月1日起施行,進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辦理程序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新修訂的程序規定明確,申請法律援助時,不再需要提交經濟困難證明表,但如果申請人有能夠說明經濟狀況的證件或者證明材料,可以一并提供;申請人提供材料不齊全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充的全部內容。

            法律援助人員要依照法律、法規等規定,遵守有關法律服務業務規程,及時為受援人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服務,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財物。

            依法保障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的安全和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事保護與協助條例》自9月1日起施行,依法保障海外中國公民和機構的安全和合法權益。

            條例規定,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在正當權益被侵犯、涉嫌違法犯罪、基本生活保障出現困難、因重大突發事件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威脅等情形下,駐外外交機構應當提供領事保護與協助。

            駐外外交機構、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分別承擔安全預警、安全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職責,外交部和駐外外交機構應當視情發布國外安全提醒,國務院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會同外交部建立國外旅游目的地安全風險提示機制。

            化妝品網絡經營新規施行

            國家藥監局制定《化妝品網絡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辦法》規定了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開展實名登記、日常檢查、違法行為制止及報告、質量安全重大信息報告等管理責任要求。

            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應當履行的進貨查驗、產品信息展示、風險控制、問題產品召回、產品貯存運輸等義務。《辦法》提出,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應當要求申請入駐平臺的化妝品經營者提交身份、地址、聯系方式等真實信息,進行核驗、登記,建立登記檔案,并至少每6個月核驗更新一次。

            化妝品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對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身份信息的保存時間自其退出平臺之日起不少于3年。

            依法加強青藏高原生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自9月1日起施行。

            本法明確,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應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堅持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科學防控、系統治理。

            國家加強青藏高原生態保護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修復,實行自然恢復為主、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系統治理。國家建立健全青藏高原生態風險防控體系。

            組織或者參加青藏高原旅游、山地戶外運動等活動,應當遵守安全規定和文明行為規范,符合區域生態旅游、山地戶外運動等管控和規范要求;禁止破壞自然景觀和草原植被、獵捕和采集野生動植物。

            健全私募基金監管制度

            《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自9月1日起施行。

            條例將契約型、公司型、合伙型等不同組織形式的私募投資基金均納入適用范圍,規定以非公開方式募集資金,設立投資基金或者以進行投資活動為目的依法設立公司、合伙企業,由私募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伙人管理,為投資者的利益進行投資活動,適用本條例。

            國家對創業投資基金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其投資成長性、創新性創業企業。

            優化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

            《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管理辦法》自9月4日起施行。

            辦法圍繞獨立董事的任職資格與任免程序,管理辦法細化獨立性判斷標準,并對擔任獨立董事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工作經驗和良好品德作出具體規定;改善選任制度,從提名、資格審查、選舉、持續管理、解聘等方面全鏈條優化獨立董事選任機制,建立提名回避機制、獨立董事資格認定制度等;明確獨立董事原則上最多在三家境內上市公司擔任獨立董事的兼職要求。

            規范非遺代表性項目數字資源的采集著錄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數字資源采集和著錄》系列行業標準自9月29日起正式實施,主要用于指導和規范我國各門類非遺代表性項目數字資源的采集和著錄工作。

            標準明確了非遺數字資源采集和著錄的總體要求,規定了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等十大門類非遺代表性項目數字資源采集方案編制、采集實施、資源著錄方面的業務要求和技術要求,共11部分。

            地方性新規

            北京:單位應制止在建筑物內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充電行為

            《北京市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規定》將于9月1日起施行。明確單位應制止在建筑物內違規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的行為。未采取措施制止上述行為的,由消防救援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上海:老年人租賃康復輔具可享補貼

            上海出臺文件,9月1日起,對申請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符合一定條件的老年人給予補貼,每人每年最高補貼3000元。

            江蘇:推進分級診療政策落實

            《江蘇省基層衛生條例》9月1日起施行。條例推進分級診療政策落實,明確對按照規定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的參保人員,醫保部門應制定差別化支付政策,提高其基本醫保報銷比例。

            浙江: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

            浙江出臺文件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明確各地在制定中小學教師招聘計劃時,可面向退役軍人單列計劃;中小學行政、工勤空崗優先接收安置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新規自9月1日起實施。

            福建:禁止私拉電線給電動車充電

            《福建省消防條例》9月1日起施行,明確禁止攜帶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及其電池進入電梯轎廂,禁止違反用電安全要求私拉電線和插座給電動自行車、電動摩托車和電動汽車充電。

            海南:支持農房進行抗震加固

            《海南省防震減災規定》9月1日起施行,鼓勵農村村民對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的已有村民住宅進行抗震加固,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規給予符合條件的村民農房抗震改造補助。

            重慶:促進專利應用與保護

            新修訂的《重慶市專利促進與保護條例》9月1日起施行,創設專利公開實施清單制度,促進高價值專利轉化利用;增設專利獎勵制度,對作出突出貢獻的專利權人給予表彰獎勵。

            四川:食品會議營銷需備案

            《四川省食品安全條例》9月1日起施行,明確在食品經營場所外,以會議、講座、健康咨詢等方式舉辦線下食品宣傳推介活動的,應提前報告并留下錄像,防范養老詐騙、農村詐騙。

            青海:成功預警避險,個人最高獎勵3萬元

            青海出臺文件,對自然災害成功預警避險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給予獎勵,其中個人最高獎勵3萬元、單位最高獎勵5萬元。新規自9月1日起施行。

            綜編自中國政府網、新華社、央視網、人民日報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