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實用為王!高性價比二手3C產品備受年輕消費者青睞

            2023-08-24 16:01:08     來源:智能科技網

              近年來,綠色環保、低碳生活、可持續發展等理念廣泛傳播,帶動我國二手經濟蓬勃發展,規模已達萬億元。在二手經濟的多個細分領域中,二手3C電子產品市場增長強勁,規模也越來越大。

              伴隨著專業二手3C電商平臺的興起,商品信息變得更加透明,交易流程變得更加便捷高效,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加入二手3C商品的買賣行列。一方面,他們可以低價購買性價比高的設備;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變賣閑置設備賺取額外收入。

              在眾多二手交易平臺中,知名二手3C交易和服務平臺“閃回有品”憑借優質的二手產品與多元化的服務模式,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閃回有品不僅可以提供手機、電腦、平板、手表、手環等3C電子產品的售賣和回收,還可以提供各類手機配件的銷售,以及一些手機相關的服務,比如手機碎屏和意外保障、手機維修等。

              根據閃回有品平臺的數據顯示,近期二手手機、平板等交易量顯著增加,而且消費主力人群呈現年輕化趨勢。這主要是由于當前經濟形勢較為嚴峻,消費者的消費預期有所降低,尤其是對于學生一族和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一些新品手機、平板的價格較高,而他們更注重產品的實用性和性價比。此外,這一消費群體的環保意識普遍較為強烈,因此也有部分人是出于綠色低碳理念而選擇二手產品。

              事實上,在電子產品更新換代如此頻繁的今天,大部分消費者早已不再追求品牌或潮流,也不再“出新必換”,而是綜合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理性消費,畢竟選擇二手3C產品既實惠又環保,與當下很多年輕人注重性價比和可持續的消費理念十分契合。以二手手機為例,相比全新機,大部分二手手機不僅價格能便宜30%以上,而且完全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社交、拍照、視頻等日常需求。即使是幾年前的手機,經過專業維修和清潔后,也可以呈現出良好的外觀和性能,提供出色的使用體驗。

              與此同時,選擇二手手機也是一種對環境十分友好的行為。全新手機的生產會消耗大量的礦產和石油資源,相比之下,使用二手手機能延長手機的生命周期,顯著減少塑料、礦物等資源消耗,減輕環境壓力。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節約、環保的意識日漸增強,不斷推崇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反過來也促使一些二手交易平臺適應這種需求,提供更多優質的二手產品。

              據了解,閃回有品是深圳閃回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專業的二手手機交易品牌,依托閃回科技的產品、品控、物流、售后、服務等優勢資源,為廣大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二手3C優品與高質量的服務體驗,致力成為消費者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手機置換與服務專家。目前閃回有品已經完成了線上閃回有品APP、小程序、主流電商平臺、線下閃回有品專賣店、授權店等全場景布局。

              閃回有品擁有穩定的二手手機貨源,包括消費者在線下手機門店回收的閑置手機,以及各大手機廠商提供的海量樣機等。同時,每一臺手機在銷售出庫前,全程經過專業的檢測和成色等級劃分,并生成詳細的檢測報告,讓每臺二手手機的實際狀況和使用情況一目了然,以便消費者做出更準確的購買決策。在售后環節,閃回有品提供7天無憂退換貨、1年質保等政策,免除了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據IDC數據預測,2022 年,包括官方翻新智能手機在內的全球二手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 2.826 億部,到2026 年預計達到 4.133 億部,2021-2026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 (CAGR) 為 10.3%。由此可見,我國二手手機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

              自2023年被商務部確定為“消費提振年”以來,商務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綠色消費活動,宣傳綠色消費理念,推廣綠色消費方式,促進綠色商品和服務消費。相信隨著這一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未來二手3C經濟還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閃回有品作為專業二手手機交易平臺,將繼續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二手3C產品和服務,帶動更多人選擇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共同推動全社會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助力循環經濟快速發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