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立
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聚焦農民工工資支付事中監管環節,首創了“人社+金融”的聯動監管機制,對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實施全流程監管,從源頭預防制度不落實問題。(8月22日《北京青年報》)
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事關廣大農民工切身利益,涉及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各地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部署要求,積極推進維護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同時也應看到,一些地方和行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仍時有發生,惡意欠薪行為屢禁不絕。對此,需要相關部門用好法律“利器”,持續加大治理力度,嚴厲懲治惡意欠薪違法行為,推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不斷走深走實。
“未雨綢繆”勝于“亡羊補牢”,確保農民工按時足額獲得工資報酬,治理必先預防。北京出臺《通知》,首創“人社+金融”聯動監管機制,“人社+金融”兩部門依托“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實現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數據共享,通過大數據分析、重點指標監測,主動識別、及早發現欠薪風險隱患。
同時,建立全覆蓋的專用賬戶監測預警體系,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授權銀行將人工費撥付、工資發放數據上傳至農民工工資監控預警平臺,并實現與農民工實名制、工資支付及考勤等大數據比對,提升關聯預警效能,防患未然,防微杜漸。
這么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點:一是突破了以往專用賬戶核心數據的獲取障礙,能更好地實現監測預警處置全流程閉環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更容易地發現端倪,從而及時阻止和追究欠薪行為;二是聚力事中監管,以部門聯動為抓手,借助現代科技力量,有效解決監管面廣、工作量大而監管人手不足的矛盾,強化源頭治理,事半功倍地提高監管效能;三是實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非現場監管,減少檢查頻次,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25日至8月25日,北京市人社等部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夏季專項行動,從源頭治理欠薪、夯實過程監管等方面,對欠薪問題實施集中治理,依法維護農民工工資報酬權益。《通知》與專項行動相輔相成,使治理農民工欠薪工作更有效率,也更有質量。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接下來,北京市人社等部門應堅持首善標準,在落實上下真功、求實效,在提高創造性執行能力上見真章,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定能推動農民工工資專戶聯動監管機制開花結果,筑起“勞有所得”堅實屏障,讓欠薪“無處遁形”,讓廣大農民工更加踏實打拼、安“薪”奮斗。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