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極地科考如何破冰遠航——專訪“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研發團隊

            2023-07-14 08:54:10     來源:新華社

            7月12日,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從上海出征,前往北冰洋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11日,在河北省滄州市舉行的2023年中國航海日主論壇暨全國航海日活動周啟動儀式上,“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研制入選“2022年中國航海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記者采訪了“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研發團隊代表沈權。

            沈權是極地研究中心船舶與飛機管理處海務主管、高級船長,他曾作為新建破冰船工程部副總工程師,參與“雪龍2”號的設計工作。1986年他開始從事船舶駕駛,2005年起擔任“雪龍”號船長,先后參與20余次南極、北極科考,16次駕駛“雪龍”號。

            7月12日,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出征,人們在拍攝“雪龍2”號。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雪龍2”號是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自2019年7月正式交付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使用以來,已經執行了4次南極考察、2次北極考察任務。

            人們形象地稱,“雪龍”號是“雪龍2”號的“哥哥”。“雪龍2”號有哪些新特點?

            沈權向記者介紹說,“雪龍2”號的設計建造、功能定位比“雪龍”號有了質的飛躍,“雪龍2”號更多是極地科考,“雪龍”號更多是后勤保障。

            ——更緊湊。按首次執行科考任務的時間算,“雪龍2”號比“雪龍”號晚了25年。“雪龍2”號雖然比“雪龍”號長度短了45米,滿載排水量少了 7000噸,吃水深度少了1.15米,最大航速降了3節,搭載人員少了40人。但是,“雪龍2”號船身變得更緊湊,續航力同樣達到了2萬海里,破冰能力、 科考功能更強大。

            ——更靈活。“雪龍2”號尾部設計了左右兩套吊艙式全回轉推進系統,使其靠離碼頭、前進后退、原地掉頭、冰區作業的靈活性得到了很大提升。不僅可以轉動180度,讓船尾變成船頭實現雙向破冰,還可以在原地360度自由轉動。

            ——動力足。“雪龍2”號配備了先進的7.5MW電力和推進系統,帶來“起步快、剎車靈”的全新駕駛體驗,操縱“雪龍2”號就像開一輛無級變速 車。“雪龍2”號主要不靠自身重力壓碎冰層,而是靠強大的動力和堅固的船身沖擊冰層,因此可以做到連續破冰和沖撞破冰,面對牢固的冰層可以反復沖撞。

            ——破冰猛。“雪龍2”號能以2至3節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條件下連續破冰航行,尾部螺旋槳能在海面下削冰,把冰脊“掏空”突圍。“雪龍2”號更強的破冰能力可以把科考人員帶到“雪龍”號到達不了的區域。

            ——裝備精。“雪龍2”號裝備有國際先進的海洋調查和觀測設備,能在極地冰區海洋開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學、生物多樣性調查等科學考察,能實現船 舶和科考的智能化運行和輔助決策。船中部設計了“月池”,相當于在船肚子挖了一個通海井,當船周圍都是冰的情況下,可以從通海井釋放設備,提高了安全性。 還搭載一架AW169型直升機,具備出色的應急保障支撐能力。

            記者:王民

            編輯:楊洋、趙怡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