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大會報告指出“要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同時“雙碳目標”與“生態文明強國”建設深化使得尾煤、煤矸石等煤炭固廢的綜合利用成為行業焦點。太原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學院董憲姝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煤炭資源智能分選高效回收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團隊的青年教師馬曉敏副教授帶領張裕圣等本科生和趙海濤等研究生組成一支攻關團隊,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學生雙創項目和研究生創新項目,進行了“煤炭固廢資源化利用大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系統開發研究”,已成功獲批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項,并與兩家相關企業達成科技成果推廣轉化合作意向,獲得第九屆全國大學生能源經濟學術創意大賽國家三等獎、山西省一等獎。
馬曉敏老師帶領學生團隊致力于“煤炭固廢數據分析—固廢特性分析評價—固廢處理數據回收”三位一體,依托大數據實現智能化、可視化和便捷化,以推動煤炭固廢處理系統的高效控制,服務煤炭行業“碳減排”、生態環保、資源回收和節能減排,為整個煤炭固廢領域的智能化發展貢獻力量。
開發的“煤炭固廢資源化利用大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系統”包括煤炭固廢特性大數據采集爬蟲系統、煤炭固廢特性數學模型及大數據智能分析處理、ECharts可視化庫視圖呈現、VUE框架引入數據大屏實現等四大部分;以及矸石化學成分分析、煤炭固廢性質用途危害分析、原煤與矸石各省產出對比分析等八大功能模塊。該軟件系統合理地進行了算法和數據分類優化,極大地減少了垃圾數據占總數據的比例,從而保證了數據的質量和精度,通過巨量高速、多樣、價值的數據分析特點,高效地獲取、歸類和分析煤炭固廢特性,進而以高質量的可視化方式展現數據規律,從而實現煤炭固廢的高效處理。
該項目團隊不僅開發出煤炭固廢資源化利用大數據分析與智能決策系統,而且初步探索出一套相對完善的煤炭固廢數據獲取、處理、可視化技術手段,并在相關實際應用場景內進行了項目實踐。(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