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世界呼吸日:免疫治療開啟小細胞肺癌治療新篇章

            2023-06-15 00:29:35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6 月 15 日為“世界呼吸日”。

            肺癌位居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堪稱“癌癥頭號殺手”,嚴重危害著我國居民健康。按照組織病理學類型的差異,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兩大類。雖然小細胞肺癌僅占肺癌總數的15%,但小細胞肺癌作為一種生物學上相對復雜的惡性腫瘤,是肺 癌中侵襲性最強的分型,尤以惡性程度高,細胞增殖快,病情進展迅速,復發率高等特點在肺癌診療領域廣為專家和學者所知。

            雖然小細胞肺癌對化療的初始反應較好,但極易復發,且容易耐藥。相對新的治療藥物和方法層出不窮的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在過往近四十年里小細胞肺癌的治療卻一直沒有重大突破。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近年來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手段一直在迭代更新,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出現, 開創了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新領域。而免疫治療的出現更是開啟了小細胞肺癌治療新篇章,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

            北京協和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孟昭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免疫治療跟我們傳統的治療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我們原先的化療都是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是調動機體的免疫機制去殺傷腫瘤細胞。所以針對的是腫瘤的微環境,現在臨床上主要用的是PD-1和PD-L1的單抗。因為腫瘤本身會表達PD-L1,而我們的淋巴細胞會表達PD-1,兩個實際上互相識別,自己的機體就會把腫瘤認為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認為是一個異常的情況。我們通過PD-1或者PD-L1的單抗把這個途徑打斷,這樣我們機體,尤其是T細胞能夠重新識別腫瘤,然后認為它是一個異常情況,就會把它給殺傷了,這樣來起到殺傷腫瘤的作用,這是免疫作用的主要機理。免疫治療跟我們化療并不是矛盾的,尤其在小細胞肺癌里,免疫治療都是跟化療聯合應用的,不是單獨使用。

            “免疫治療的出現,使晚期小細胞肺癌病人的中位總生存期可以用‘年’來計算。因為免疫治療的特點是,一旦起效,持續時間很長,有大概10%-20%左右的病人,他的生存期能夠延長到三年,甚至五年。免疫治療給其中的這一部分病人帶來了一個很好的生存。但是具體是哪些病人,我們現在并不太知道,我們現在能做的是在臨床實踐中,如果沒有免疫治療的禁忌證的話,我們都會化療聯合免疫治療一起應用,然后觀察他的效果。當然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免疫治療的藥物出現,幫助患者獲得更長期的生存是最好的。”王孟昭指出。

            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療多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PD-1/PD-L1抑制劑。它最重要的機制是改善腫瘤的微環境,改善腫瘤的土壤,從這個層面來調動機體抗腫瘤的殺傷活性,這種治療理念前提是我們必須要有PD-L1的表達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那么對于表達陰性的患者群體,如何來幫助這一部分患者取得更好的獲益?王孟昭進一步表示,“通過我們的臨床研究可以看到,免疫治療聯合化療,能夠對陰性的患者取得比單純化療更好的治療效果。所以目前免疫治療已經改變了我們的治療理念,成為臨床新的治療標準、新的治療策略。”

            “將來如何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可能需要有新型的細胞治療或者其他的新型免疫抑制劑來改善。比如抗體偶聯藥物ADC,還有一些雙抗,把免疫做成各種類型的不同的組合來進行聯合治療。這些都是將來探索的方向。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免疫治療進入臨床以后,腫瘤的預后、腫瘤的療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它的一個特點,不單純是對于晚期,對于局部晚期和術后,也比傳統的化療要有更大的優勢。這就是說,關口前移的時候,機體的免疫環境更加適合于免疫治療,所以它的療效我們可以看到,在圍術期,新輔助免疫治療的病理學完全緩解的比例是非常高的。這要遠遠高于化療,遠遠高于靶向治療。這也是免疫治療的一大優勢。所以我們預期將來免疫治療一定會在惡性實體瘤里面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王孟昭指出。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