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AI向善,演員萬茜加入訊飛聽見關愛聽障人士公益行動

            2023-05-23 17:30:11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曾說過:“視障隔絕了人與物,聽障隔絕了人與人。”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聽力障礙人數已近3000萬,一條名為信息“時差”的溝壑橫在了聽障群體與健聽人群的中間,成為他們進入社會的阻礙。

            在今年的5月21日全國助殘日,科大訊飛“聽見AI的聲音”四周年關愛行動溫暖重啟,再次聚焦聽障群體。邀請到中國聾人協會、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中國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執委-萬茜 一起為AI發聲,攜手運用科技力量,讓無聲的世界被更多人聽見。

            助力無聲奮斗者,茜言萬語用AI聲援

            無聲超市、無聲咖啡店、無聲餐廳......不知不覺間,我們身邊的無聲從業者好像越來越多了。“他們就像一束束微光,雖然沒有聲音,卻在社會的每個角落發光發熱”。萬茜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她與聽障外賣小哥的故事......

            “我關注到聽障群體源自于一個故事。去年我工作室的小伙伴在上海出差時遇到了一名外賣小哥,只見他神色焦急地拿著接通中的手機,他努力朝我同事比劃著。同事當時以為他送錯了外賣,禮貌回絕了他。但是那名外賣小哥并沒有放棄,繼續用手勢比劃著,我同事才反應過來他大概是位聽障人士。于是,同事替他接了電話,向點單人傳達了這個信息,并遠遠地關注著他直到外賣成功送到……”

            當萬茜聽完這個故事后,她默默記在心中,希望為聽障群體盡一份力的想法逐漸生根發芽,讓更多人關注到這樣一群無聲卻向上的人。機緣巧合中,她看到了科大訊飛聽見AI的聲音公益行動,經過四年的沉淀,訊飛聽見已經用實際行動幫助了成千上萬名聽障人士更好地學習、工作與生活。一根火炬能點燃另一根火炬,一顆真心會回應另一顆真心,共同的目標讓萬茜和訊飛走到一起,用AI聲援每一位無聲奮斗者。

            訊飛聽見關愛升級,助力每一個無聲的夢想

            2019年5月19日第二十九個全國助殘日,科大訊飛聯合中國聾人協會、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正式發起“聽見AI的聲音”關愛聽障人士公益活動。期望幫助聽障人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與他人無障礙交流,更好地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截止2022年末,“聽見AI的聲音”關愛行動已累計為聽障人士提供8140萬分鐘的免費轉寫服務。

            2023年“聽見AI的聲音”4周年為聽障群體帶來更多關愛權益的產品升級,新增訊飛聽見APP、訊飛聽見小程序、訊飛聽見會記、訊飛聽見同傳、訊飛聽見會議等諸多免費使用時長及轉寫權益等,變聽為看、看聽結合,建立起聽障群體與社會溝通的橋梁,讓他們更好地“聽見”世界,同時也被這個世界“聽見”。

            【“聽見AI的聲音”四周年升級內容】

            堅持科技向善,實現公益的真正價值

            “在這個數字化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也需要付諸一些行動,為弱勢群體做出貢獻。”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提出,進一步保障殘疾人民生,促進殘疾人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決不能讓殘疾人掉隊。

            科大訊飛積極響應國務院的號召,持續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將以AI科技幫助更多聽障群體融入互聯網生活,促進社會對聽障群體的理解和包容,進而推動形成殘健融合的社會氛圍,實現無障礙環境的持續優化。接下來,科大訊飛也將聯合中國聾人協會、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等單位持續開展各種公益活動。

            未來,科大訊飛將持續以技術進步為發力點,為聽障群體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這不是我們努力的終點,而是一段新的開始,我們始終堅信,讓科技的力量滲透到每一個微小平凡個體,才是公益的真正價值。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