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每一次更新,都始于一個提問;文明的發源,始于智人的提問;世界的相連,始于哥倫布的提問……”在5月6日科大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發布會前的那段宣傳視頻中,我們隱約感覺到了“星火”將為人工智能世界帶來的巨大變革。隨著百度、阿里、360、華為、訊飛等大批國內科技巨頭的加入,AIGC行業不再是ChatGPT一枝獨秀,開始進入到“大航海時代”。
1942年,哥倫布帶著“地球真是圓的嗎”的疑問從巴羅斯港啟航,橫渡大西洋,西抵南美洲大陸沿岸帶,不僅開辟了大航海時代的新航路,更率先發現北美“新大陸”,自此讓世界首尾相連。當年,哥倫布的疑問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才能獲得答案,如今在星火認知大模型的幫助下,人們只要通過語音或文字的方式提出疑問,就可以在頃刻之間獲得答案。
在發布會現場,訊飛研究院院長劉聰少有地采用了真機實測的方式,直觀展現了星火認知大模型的臨場回答能力、語音識別能力以及疾速的響應速度,而星火認知大模型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出眾的回答能力。
還記得有一道題大概是這樣的——“小明參加比賽獲得冠軍,拿到獎杯默默的站了一分鐘。今天我上課被老師批評了,走出教師后默默的站了一分鐘,請問這兩個‘默默的站了一分鐘’分別表達了什么樣的心情?”一般來說,對于同一個措辭在兩種語境下的解讀,許多AIGC產品可能會有理解錯誤或表達失實的情況。而星火認知大模型的回答就很巧妙,通過“高興、自豪和滿足的心情”來強調第一種“默默”背后的喜悅之情,而通過“失落、沮喪、尷尬和羞愧”等恰到好處的形容詞來強調第二種“默默”背后所犯錯誤的自我認知。
通過真機實測、現場提問和技術宣講遙相呼應,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完美演示了星火認知大模型的七大核心能力。并且根據由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牽頭設計的科學系統的評測體系,星火認知大模型在文本生成、知識問答和數學能力三大項已超越了ChatGPT,這看似訊飛后來居上的“一小步”,卻是整個中國AIGC產業邁出的“一大步”。
與ChatGPT等同類產品主要依靠文字輸入的方式產生對話不同,星火認知大模型基于訊飛強大的中文語音識別與合成技術,開辟了語音交互的第二路徑。當用戶在“騰不出手”的場景下,只需要點一下“話筒”按鈕,就可以將問題說給星火聽,隨即立刻獲取答案。劉慶峰還在發布會上表示,星火認知大模型每一次回答都可能有所不同,這正是星火認知大模型的獨特魅力。有時候像數學代數解是有“標準答案”的,但對于“人情世故”等感性問題,不一定有統一答案。
認知大模型技術是為人類服務的,它不是空中樓閣,最終要落地生根。此次發布會上,劉慶峰率先帶來了星火認知大模型賦能教育、辦公、汽車與數字員工四大行業的應用成果,充分展現出星火認知大模型背后的多模態融合技術。比如訊飛AI學習機T20 Pro獲得星火加持后,在作文批改的現場演示中,首先運用的是訊飛的OCR識別技術。劉慶峰驕傲的表示:“就在今天上午,我們OCR的識別技術——‘多語種復雜場景圖文識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榮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我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
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以“1+N”架構快速向千行百業賦能,臨近發布會尾聲,劉慶峰明確了下一階段的賦能目標,分別鎖定醫療、城市、司法和工業四大行業領域。據悉,訊飛智醫助理在全國已經給出了5億多次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每天可以幫助基層醫生看70多萬病人。可以想象的是,當星火認知大模型賦能醫療甚至更多行業的那一刻,這些行業將迎來一場質變!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