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十大考古新發現探秘之一|3號頭骨“藏”著多少人類進化的秘密?

            2023-04-18 08:13:49     來源:新華社

            “我們圓滿完成了階段性發掘任務,并榮獲業界最高的認可,非常激動!”青年考古工作者陸成秋興奮地說。

            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近日在北京揭曉,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入選。該遺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原為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坐落于漢江北岸、曲遠河口西邊。遺址因為曾發現兩具約100萬年前的直立人頭骨化石1號、2號頭骨(俗稱“鄖縣人”)而聞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稱新發現的“鄖縣人”3號頭骨為“世界級的發現”。“在歐亞大陸發現完整的頭骨非常罕見,在中國也很罕見, 新發現的頭骨比以前發現的‘鄖縣人’1號、2號頭骨都完整,且沒有變形。”陳星燦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對于了解100萬年前的東亞地區人類進 化、直立人的進化模式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

            2021年起,為解決“鄖縣人”相關學術問題和建設考古遺址公園,該遺址獲批發掘。回顧“鄖縣人”3號頭骨出土的經過,主持本次考古發掘和研究的項目負責人陸成秋說,有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令他畢生難忘。

            2022年12月3日,考古隊員在提取頭骨化石。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一個是2022年5月18日,“鄖縣人”3號頭骨在新一輪發掘中被發現。“頭骨化石近乎完美,我心里的石頭落地了!”陸成秋說。

            另一個是2022年12月3日,考古方艙內所有的工作人員屏息凝神,兩名考古隊員蹲在1平方米不到的區域內,手握電動風刻筆,像牙醫一般一點點地把頭骨化石周圍的膠結物剔除……“鄖縣人”3號頭骨終于破土而出。

            之后,考古隊員不斷將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和石制品從堆積物和膠結致密的鈣質結核體中剝離,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好的古人類頭骨化石最終呈現在人們眼前。

            2022年12月3日拍攝的“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高星指出,鄖縣人遺址及其出土材料仍然有一些不甚明晰的學術問題,包括確鑿的年代、頭骨的精確解剖學特點 和內部結構、石制品的技術特點和功能屬性,以及動物資源被人類利用的方式和程度等。這些問題將通過新的考古發掘、研究以及對已有材料的進一步整理、分析加 以推進解決。

            據悉,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將頭骨化石運抵北京,交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室內修復和合作研究,一系列謎團等待著被一一破解。

            記者:喻珮

            編輯:李爭艷、賈真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