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億萬年桑田滄海 五十載潛心探究

            2023-03-20 08:04:52     來源:新華社

            3月7日,吳熙純在位于四川成都的家中觀察分析海綿化石圖片。

            已是耄耋之年的吳熙純是成都理工大學能源學院教授、地質學專家。

            20世紀70年代初,吳熙純在四川西北地區野外進行石油地質填圖調查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一處三疊紀硅質六射海綿生物礁群。此后,他開始了長達近50年的潛心探究。

            為了研究國外文獻資料,吳熙純掌握了英語、俄語和德語,自學了拉丁文、希臘文和古法文;為了獲取更準確的研究結果,吳熙純數十次前往發現地區實 地考察,風餐露宿,獨自把幾十斤的海綿化石背回家;為了弄清六射海綿的繁衍遷徙情況,吳熙純把他發現的化石帶到國外進行更深入的對比研究。吳熙純的研究填 補了海綿動物地史演化的空白,也解開了歐洲侏羅紀硅質海綿動物和海綿生物礁的起源之謎。

            “古生物化石是重塑地球歷史的重要依據。通過研究化石,人們能夠了解古地理面貌,掌握地球演變的規律。”吳熙純說。如今,吳熙純仍在“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地工作,“我要把我畢生的研究成果總結好,采集的標本整理好,最后全部捐獻給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