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端筆記本、顯示器迎來高畫質時代!TCL華星全新HFS面板開始量產

            2023-03-02 15:30:08     來源:智能科技網

            日前,TCL華星在廣州t9項目舉辦了量產儀式,宣布14英寸和23.8英寸顯示面板正式進入量產階段。據悉,本次宣布量產的兩款面板,不僅采用了TCL華星自主研發的HFS技術,能做到“光學品位更優”,還具有高穿透率、高對比度、高均一性等優點,顯示效果也更優秀,而且還由t9項目Gen 8.6 TFT LCD生產線進行切割,實現了世界第一的切割率,能有效降低屏幕模組的成本。

            HFS技術的三大優點

            HFS技術指的是TCL華星自主研發的高穿透邊緣場技術,區別于傳統的FFS邊緣場開關技術。據悉,TCL華星在傳統FFS技術的基礎上,將面板的像素結構進行了改進,賦予其高穿透率、高對比度、高均一性三大優點。對于消費者而言,這些晦澀難懂的專業名詞,反應到筆記本、顯示器的實際體驗上,都有哪些具體的提升呢?

            優點一:高穿透率,更省電!

            高穿透率能代表屏幕面板的透光率。LCD面板本身并不發光,需要依靠背光源實現亮度顯示,所以穿透率成為了影響屏幕耗電量的重要參考。采用HFS技術的LCD面板,相比采用傳統FFS技術的LCD面板穿透率提升了15%,這能使屏幕模組整體的功耗降低10%~15%。

            對于筆記本等移動產品而言,屏幕模組整體的功耗越低,就能讓設備實現更長的續航,或在相同續航下實現更加輕薄的設計。對于顯示器等非移動產品而言,屏幕穿透率更高,就能在相同的背光亮度下達到更高的顯示亮度,實現環保節能、提升視覺體驗。

            優點二:高對比度,更清晰!

            高對比度其實可以理解為,屏幕能顯示最亮處和最暗處的畫面細節。很多消費者在使用中端筆記本、顯示器和電視時,會發現這些產品顯示的畫面,特別是顯示深色背景時,都是灰蒙蒙一片,并且畫面最亮與最暗區域的細節也不夠豐富,這就是屏幕對比度不夠高的體現。

            采用傳統FFS技術的屏幕(正性液晶),對比度普遍是1000:1;而采用HFS技術的LCD屏幕,對比度則能做到1500:1,能給消費者帶來更清晰通透的視覺效果,特別是在觀看視頻和電影時,顯示的明暗細節也會更加豐富。

            優點三:高均一性,更干凈!

            高均一性指的是屏幕不同區域,都具有均勻且一致的顯示效果。筆記本、顯示器和電視等搭載大尺寸LCD屏幕的產品,普遍會出現屏幕不同區域亮度、色溫不一致的情況。例如,在顯示純白內容時,屏幕左側偏暗、右側偏亮(不同區域亮度不一致),或左側偏黃、右側偏藍(不同區域色溫不一致)。而采用HFS技術的LCD面板,就能極大程度改善上述問題,實現高均一性,使屏幕看起來更干凈。

            t9項目14英寸面板成本優勢顯著

            基于HFS與高遷移率氧化物技術,Gen 8.6 TFT LCD生產線還能將顯示面板的尺寸做到更大,進而帶來顯著的成本優勢。一塊Gen 8.6 TFT LCD面板,可切出96塊14英寸面板,(在業內G8.5 G8.6工廠范圍內)切割率達到了世界第一。

            作為對比,上一代的Gen 8.5 TFT LCD面板最多則只能切割出78塊14英寸面板;而前幾代的Gen 6 LCD面板,則最多只能切割出32塊14英寸面板。

            對于消費者而言,筆記本、顯示器廠商能以更低的價格采購到屏幕模組,那么其必然會降低產品的售價,或對產品其他方面的配置進行升級,從而確保產品擁有更強的綜合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HFS技術已被應用到手機、平板、筆記本、車載、顯示器,以及電視、商用顯示屏等小、中、大尺寸的6英寸~100英寸面板及模組產品中,憑借優異的技術突破,可以給用戶帶來更佳觀感體驗。可以期待的是,隨著HFS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購買不同價位的產品時,都將能得到“光學品位更優”的體驗提升。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