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馬選軍夫婦倆和一雙兒女在北盤江大橋下合影。小馬哥還有兩個女兒,這兩年家庭條件改善,他把兩個稍大點的女兒送去市里上學了。
馬選軍是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都格鎮龍井村村民,當地人習慣稱呼他為小馬哥。以前,由于交通不便,龍井村是個偏僻的山旮旯,沒有什么產業,小馬 哥靠四處打工為生。2016年,橫跨云貴兩省的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建成通車,小馬哥一家的生活隨之發生了巨變。因為自家的房屋正對著這座巍峨壯觀的世 界第一高橋,大橋建設之后,小馬哥就在自家老房前建了新房,開起了“橋下人家小馬哥農家樂”。北盤江大橋的風光和名氣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 小馬哥的農家樂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一家人在家中陽臺上吃午飯。小馬哥一邊吃飯,一邊給兩個孩子講北盤江大橋的知識。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小馬哥家近年新起的磚房。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小馬哥家門前除了北盤江大橋,還有兩座吊橋,遠處那座勝利橋修建于1970年,近處的小吊橋修建于1990年。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7日,小馬哥一家走在勝利橋上。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的一雙兒女在家中陽臺上吃早餐。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夫婦倆在都格鎮上的菜市場買菜。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的妻子李畢美將買好的菜裝進小馬哥背上的背篼里,現在未到旅游旺季,所以不需要買太多菜。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夫婦倆買完菜回家經過勝利橋。腳下一塊較新的木板是小馬哥前一天換上去的,為了鄉親們和游客行走方便,小馬哥常年義務修橋。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夫婦倆買完菜回家經過那座小吊橋。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背著一背篼菜回家,家門口的上百級臺階也沒有讓他大喘氣,他小時候每天放學都要背煤回家,走路要兩個小時,比背菜要辛苦很多。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李畢美帶著女兒在菜地里摘青菜。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李畢美在廚房炒菜,當天有兩桌客人來她家用餐。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的子女和侄女在家中的卡拉OK機上唱歌。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給游客介紹北盤江大橋。從大橋高度、長度、寬度,到拉鎖數量、螺栓數量、建設時間節點,小馬哥都背得滾瓜爛熟。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在看勝利橋上的題詞。勝利橋的橋墩上刻著很多題詞,其中有一句是“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新華網 盧志佳 攝
但凡遇到北盤江大橋出現美景,小馬哥都會用手機記錄下來,通過朋友圈和抖音分享出去。新華網發(馬選軍 攝)
小馬哥家的玻璃柜里放滿了他和游客的合影。很多來看橋的游客都在小馬哥家吃飯住宿,熱情的小馬哥還會像導游一樣帶他們游覽村里的山山水水。新華網 盧志佳 攝
龍井村曾有這樣的風俗,談戀愛之前女方要去男方家里“看條件”,在遇到妻子李畢美之前,龍井村當時的條件曾讓三個女孩望而卻步。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8日,小馬哥為游客上菜,通過辦農家樂和務工,小馬哥一家的年收入能達到30萬元左右。新華網 盧志佳 攝
2月19日一早,一群羊兒經過勝利橋。新華網 盧志佳 攝
航拍的北盤江大橋(2017年9月12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