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智造”成就科幻電影的“重工業美學”

            2023-02-07 08:50:10     來源:新華社

            編 前語:面對新冠疫情的持續沖擊、世界經濟的持續疲弱,過去一年,我國經濟仍然實現同比3%的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這殊為不易的成績,是我們開拓前進 的信心所在。信心,比黃金更寶貴。2023年,我們面對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動蕩不安的外部環境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也在加 深。然而,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未變,人民的信心正不斷增強。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新華網推出融媒體欄目“強信心·走進百企”,通過深入的采訪調研、豐富的融媒形式,與您一同見證廣大企業開拓進取的蓬勃活力,見證中國人民拼搏奮斗的堅定信心。

            新華網南京2月6日電(邱麥 李南丹 張繼葉)橫貫天地的“太空電梯”、驚險刺激的“空戰對抗”、縱橫馳騁的“工程機械”……2023年春節檔電影《流浪地球2》中的“重工業美學”表達,向世界展示了將科幻夢想變為銀幕現實的中國“制造”與“智造”。

            這其中,許多可行駛、可作業、可變形的UEG地球聯合政府機械設備,以及多次出現的無人駕駛平板車,都出自中國工程機械領導者品牌、徐州“343”創新產業集群工程機械鏈主企業——江蘇徐工集團(以下簡稱“徐工”)。

            匠心塑造被寄予厚望的特殊“演員”

            “希望能真正呈現出中國制造、民族品牌的力量!”在早期的設備遴選時,《流浪地球2》導演組就對劇中工程裝備“角色”給予厚望。而擁有完備產品 型譜和成熟的產業鏈配套體系的徐工集團,以起重、土方、道路、高空、環衛、安全與應急救援等成套化設備保障方案,成為《流浪地球2》中的特殊“演員”。

            “導演組負責構思和想象,徐工負責定制和落地。”徐工“流浪地球”項目現場執行總監、徐工傳動黨委副書記馬鳴說,“近半年時間,徐工先后投入 42款61臺主機設備、400多套零部件及車間道具、61套三維模型、319名工作人員,從時間、涂裝、設備、人員、物流、現場執行等多方面為電影《流浪 地球2》做好資源配置和保障。”

            為幫助實現影片中大篇幅、多鏡頭的“實車實演”,徐工基于高寒、高熱、高海拔等復雜的應用場景,將圍繞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研發的數十項創新成果進行成功運用,無人駕駛和新能源的設備占總體設備的三分之一以上。

            比如,擁有四條支腿的多地形智能應急救援平臺——徐工ET120,就在影片中大展身手。被稱作“鋼鐵螳螂”的ET120擁有18個液壓油缸,能 在山地、沼澤、隧道等復雜地形中如履平地,搭載不同工作機具就能實現多種作業功能,甚至在4500米高海拔、零下40度的極限環境下也能勝任。

            “AGV(無人駕駛平板車)在電影中出現也比較多,因為它的無人化、智能化水平較高,已經有幾十臺裝備應用在天津港,用于打造無人港口。同時,該外形棱角分明,科技感很強,比較符合科幻電影的整體需求。”馬鳴說。

            這些超級裝備的參與,保障了電影《流浪地球2》超極限的拍攝質量,在熒幕上留下了大國重器的驚艷身影,彰顯著中國工業制造與智造的先進水平。

            制造業巨頭探索布局文創領域

            “重工”碰撞“文創”,也能擦出不一樣的火花。電影《流浪地球2》的熱映帶火了不少周邊衍生品,徐工開發設計的電影同款礦用卡車合金模型,一經推出就深得受眾喜愛。

            “這款模型是依據徐工XDE400(世界上最大的后驅剛性礦車)為原型進行設計,整體還原了礦用卡車粗礦有力的造型,斗身傾斜的線條增加了整體 動感性,使觀感更為舒適。模型采用鋅合金及環保ABS材料制造,保證其堅固性及環保性,可靜態展示,亦可動手把玩,是行業內首款獲得國家3C認證的金屬模 型。”徐工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科幻電影的火爆,讓諸多像徐工一樣的中國制造企業得到了極大的曝光展示。我們相信,終有一天,中國人會實現文化強國與實業強國的雙向奔赴。” 該負責人說,另一方面,徐工工業設計中心與電影美術組的深入交流,對新一代產品的外形設計,也起到了很大的啟發作用,“這也是科技與科幻的雙向奔赴。”

            跨界合作,成功“破圈”,讓“老重工”企業對文創領域的發展布局有了“新想法”。“我們關于文化產業、文旅產業的布局還在持續規劃中,工業旅 游、主題樂園、自有IP打造,以及基于真實產品的系列文創衍生品開發等,都可能是以后的重點方向,包括影視IP的打造與合作,也已有比較積極的進展和落地 項目,我們以后將在這一領域充分探索。”該負責人說。

            邁向全球市場和國際化深海

            在更廣領域,來自“中國工程機械之都”的大國重器,正在全球市場中大秀“硬實力”。

            “徐工大噸位裝載機批量發車儀式現在開始,發車!”癸卯兔年新春伊始,徐工裝載機國內外市場訂單不斷。在徐工超大噸位裝載機數字化制造基地,4臺LW1200KN、10臺LW900KN、10臺LW700KN,總計24臺徐工大噸位裝載機隊列整齊,即將奔赴海外。

            本次發車的產品均是基于施工大數據和用戶發展需求的定制化產品,將應用于海外基礎設施建設與大型露天礦的開采。

            挖掘機等產品批量進入歐美高端市場,礦業裝備成功打入世界三大礦業巨頭;卡塔爾2022年世界杯賽主體育場建設、全長480公里的肯尼亞蒙內鐵 路施工項目、非洲最大的丹格特石油煉化項目等一系列大工程在全球落地生根……如今,徐工的國際化已經進入新的階段,把從單一的國際貿易轉向整合全球產業價 值鏈作為目標,將人員、資本和技術在國外落地扎根、開花結果。

            連續33年領跑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的徐工,面向國際市場始終堅持“高舉高打”,在穩固常規工況市場的同時,不斷開拓發達地區及超大型礦山、全球標桿項目等高端市場,擦亮中國制造名片。

            進入2023年,多地“深踩油門”,出臺了一系列擴內需、穩增長的政策舉措,全方位提振經濟發展信心,工程機械行業也迎來發展新契機。

            日前,江蘇省政府印發了《關于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若干政策措施》,內容涉及12個方面42條政策措施,通過財稅、金融等一攬子穩企紓困和 擴內需穩外需政策,讓企業緩過來、活下去、發展好。其中,“持續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是排在前兩項的政策,包含了10條具體措 施,占比近四分之一。

            徐工集團、徐工機械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東升表示:“今年,預計1月份我們交付訂單環比能夠增長大概50%,我感覺這是令人鼓舞的。2023年,疊加利好的政策,會在市場上對整個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建設帶來很好的修復,這樣,對工程機械會帶來很好的拉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