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致敬!2022,那些奮斗的光

            2023-01-19 08:43:30     來源:新華社

            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

              從2019年開始,我們開設了“我在現場”欄目,以新華社記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貴采訪經歷為內容,講述他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想。

              2022年,他們踐行“四力”,從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賽場到神舟飛船發射和回收的現場;從鄉村振興大潮中的山村農戶到登頂珠峰的普通牧民;從守邊護邊數十年的母子到瀘定地震中的“汶川哥哥”;從珍貴文物的考古挖掘現場到“一帶一路”項目的建設工地……

              他們凝固新聞的瞬間,記錄歷史。

              從2023年1月1日起,“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多位新華社攝影記者在2022年的精品力作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們的作品和講述,能帶給您希望與力量。

              難以用更多圖片去定格2022年那些過往,也很難用更廣的視界去承載2022年那些澎湃。

              但能感受到,來自不同時空,或強或弱,或明或暗,或冷或暖的光,照耀在我們身上。

              一塊冰一片雪,一個人一條路,一粒米一顆豆,一團火一束光……溫柔的、拼搏的、愛護的、堅守的……

              她們都是奮斗的光,投射出的或許只是微弱的光芒,正是這些微弱的光,聚成燈塔,指引前行的路;匯成星河,點亮未來的夢想。

              這奮斗的光,叫希望。

               ↑2022年9月4日在撫遠市東極閣拍攝的日出。

            奮斗的光,可以是溫柔的光

            放松著疲憊的身軀

            撫慰著緊張的心緒

            北國冰城哈爾濱

            鏡頭里

            那些冰雪童話世界的建造者

            在無畏地與嚴寒天氣博弈

            倔強地把冬的凜冽

            雕刻成春的溫柔

            匠心獨具

            張揚出天人合一的融通

            人們也期盼著

            頭頂“冰雪之冠”的“雪王”

            早日歸來

              ↑2022年1月7日,冰雕師在哈爾濱冰燈藝術游園會園區參與全國專業冰雕比賽。

               ↑2022年1月7日,在哈爾濱冰燈藝術游園會園區的全國專業冰雕比賽現場,冰雕師在進行冰雕藝術作品創作。

               ↑2022年1月12日,在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園區的雪雕比賽現場,雪雕師在創作中。

               ↑2022年1月9日拍攝的哈爾濱松花江畔的巨型雪人。

            奮斗的光,是拼搏的光

            為我們凝聚力量

            在首都北京

            一場震撼人心的盛會如約而至

            勇氣、速度、力量……

            奮斗、團結、友誼……

            北京冬奧賽場上那一束束閃耀著不同色彩的

            拼搏的光

            照亮了世界每個角落

            那一刻

            我記錄并見證了

            那些著名與非著名的選手

            投入的同一種精神

            那些得到獎牌或失去獎牌的運動員

            秉持的同一種信念

            那些在賽場上或賽場下的人

            感受的同一種力量

            拼搏,奮斗的榮光

              ↑2022年1月28日,速度滑冰運動員在訓練中。

              ↑2022年2月8日,中國選手谷愛凌在比賽后。

              ↑2022年2月12日,中國選手高亭宇在比賽后慶祝。

              ↑2022年2月20日,芬蘭隊在奪冠后慶祝。

            奮斗的光,也是奮斗者的光

            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黑龍江

            眾多“大國重器”企業里

            預熱焊接的火焰

            氣割打磨的火花……

            企業生產一線的勞動者

            每天在這些特殊的“追光燈”下勞碌奔忙

            穿透升騰的煙塵

            股掌之上

            他們,點燃了電光石火

            面罩之下

            他們,照亮了金戈鐵馬

            在車間里

            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彈奏出火花“交響曲”

            在廠房中

            他們用執著的身軀演繹著鋼鐵“光影秀”

            在抗疫保產一線

            他們用奮斗

            點燃更暖的“人間煙火”

               ↑2022年4月13日,在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進行生產作業。

              ↑2022年4月14日,工人在進行生產作業。

              ↑2022年4月14日,工人在進行生產作業。

              ↑2022年4月14日,工人在進行生產作業。

            奮斗的光,是愛護的光

            他們,把這束光

            照到了它們身上

            在丹頂鶴的故鄉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

            這里是缺少樹木的濕地

            高大的輸電鐵塔

            成了“國寶”東方白鸛鐘愛之所

            然而這群“國寶”在塔尖筑巢

            給供電線路運行和自身安全都帶來隱患

            電力工人蹚水涉險“愛鳥護線”

            在高高電塔之上安裝“護鳥板”

            來自人類的關愛

            在自然界中四射光芒

               ↑2022年6月15日,電力工人攜帶裝備行走在濕地上,準備給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一輸電鐵塔安裝護鳥板。

               ↑2022年6月15日,電力工人在輸電鐵塔上的東方白鸛鳥巢下安裝護鳥板。

               ↑2022年6月15日,電力工在輸電鐵塔上安裝護鳥板。

               ↑2022年6月15日,電力工人在輸電鐵塔上的鳥巢下安裝護鳥板,鳥巢里,東方白鸛的幼鳥在等待著成鳥歸來。

            奮斗的光,是堅守的光

            堅守才能傳承

            “華夏東極”黑龍江省撫遠市

            生活著被稱為“守望太陽的民族”赫哲族

            赫哲文化傳承是否后繼有人

            “90后”赫哲青年如何看待傳統文化傳承

            我們在赫哲族姑娘尚美含身上尋找答案

            1997年出生的尚美含在完成本職工作外

            經常去抓吉赫哲族村參與民俗文化表演展示

            尚美含還會教當地孩子赫哲族歌舞

            也會與當地的魚皮制作技藝傳承人一起研究手工藝品制作

            尚美含說

            “我的夢想就是為我們本民族的文化傳承獻出我小小的力量”

            傳承是最好的堅守

               ↑2022年9月4日,在黑龍江撫遠市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尚美含(右)在表演民族舞蹈。

               ↑2022年9月4日,尚美含(右二)和赫哲族青年排練民族舞蹈。

               ↑2022年9月7日,尚美含走在抓吉赫哲族村的街道上。

               ↑2022年9月7日,尚美含指導孩子們制作赫哲族手工藝品。

            奮斗的光,也來自轉變

            從破壞到守護

            或許只是意蘊深長的一念之間

            50歲的農民李長吉

            早年間曾在濕地里開荒種地

            富錦市2005年起開展了退耕還濕行動

            李長吉的開荒地就在其中

            “那時感覺自己的財路被斷了,但幾年后想法變了”

            富錦國家濕地公園開園兩年多后

            李長吉開始在這兒打工

            身份改了,觀念也變了

            保護濕地成了他的責任

            開車駕船,清潔巡護

            李長吉一干就是十多年

            現在有了固定收入

            周邊農田有了濕地小氣候保護

            游客也有了好去處

            “不光為我們自己,這也是給子孫后代留下的財富”

            觀念積極轉變

            才能成為更好的守護者

               ↑2022年9月1日,在富錦國家濕地公園的船上,李長吉望著遠方。

               ↑2022年9月7日,李長吉(前)和工友在富錦國家濕地公園內清理雜物。

               ↑2022年9月7日,李長吉在富錦國家濕地公園里清理老舊網具。

               ↑2022年9月7日,李長吉在富錦國家濕地公園內巡護。

            奮斗的光,是有底氣的光

            每年的秋收時節

            滋養我成長的

            這片黑土地

            都發出耀眼的光芒

            在希望的田野上

            曬糧滿地“堆金”

            整地黑土“翻浪”

            各曬場一片金黃

            大農機整地奔忙

            為來年豐收筑牢基礎

            中國每九碗飯中

            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

            它是名副其實的“中華大糧倉”

            這里正不斷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糧食產能

            切實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來自“中華大糧倉”的豐收底色

            映射出的正是我們奮斗的底氣

               ↑2022年10月19日,在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趙光農場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一處曬場的玉米堆上忙碌。

               ↑2022年10月19日,農機在一處耕地進行整地作業。

               ↑2022年10月20日,工作人員在一處曬場的大豆堆上忙碌。

               ↑2022年10月20日,工作人員在一處曬場的玉米堆上忙碌。

            秋收冬藏

            冰雪季翩然又至

            智慧“制”冷

            科技“馭”寒

            雪可以定向飄飄灑灑

            冰可以穿越酷暑盛夏

            冰天雪地里

            人們揮汗如雨

            天寒地凍里

            人們釋放激情

            在燃燒

            在沸騰

            雖然為了回報這世界的溫暖

            她們終將選擇融化

               ↑2022年12月7日,施工人員在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施工作業。

               ↑2022年12月9日,雪雕師在哈爾濱太陽島雪博會園區進行雪雕創作。

            有幸作為新華社攝影記者

            用相機記錄下了2022年里

            些許平凡或不平凡的閃光碎片

            或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束奮斗的光

            那就盡情讓這奮斗的光

            照耀在奮斗的路上

              掃描下圖中的二維碼,觀看王建威2022年的其他報道↓

              策劃:蘭紅光

              統籌:費茂華、周大慶、劉金海

              記者:王建威

              編輯:徐金泉、尹棟遜、李夢馨、邵澤東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