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小寒:曉日初長,盼雪迎春

            2023-01-05 08:52:51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題:小寒:曉日初長,盼雪迎春

            新華社記者嚴賦憬、高敬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1月5日,我們將迎來小寒節氣。

            每年公歷1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小寒節氣開始。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三個節氣,冬季第五個節氣,也是進入公歷新一年的第一個節氣。

            和大寒、小暑、大暑以及處暑一樣,小寒是表示氣候冷暖的節氣。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意指寒氣尚未達到頂點,雖冷,卻還未冷到極致。就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所說:“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

            然而,從氣象記錄觀察,小寒往往是全年最冷的時節。小寒期間,太陽直射點還在南半球,北半球白天吸收的熱量還少于夜晚釋放的熱量,仍處于熱量散 失的狀態,氣溫持續降低。所以,寒雖“小”,卻往往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下降明顯。俗語有云,“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正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 冷程度。

            在浙江省諸暨市三都小學,水珠上映著開放的水仙花。新華社發(駱善新攝)

            不過,今年小寒期間,全國溫度并不低。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未來十天,冷空氣勢力弱,大部地區的氣溫將逐漸回升,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逐步轉為偏高。這期間最低氣溫的回升并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早晚更需注意做好保暖。

            專家提示,應早睡晚起,多注意休息,保持精力充沛,同時適量運動,增強免疫力。習慣晨練的人們,可適當推遲外出時間,日出后鍛煉。晨練時應佩戴帽子、手套,注意頭部、手部的保暖。此外,可以多進食一些牛羊肉等溫熱滋補食物,防御寒冷侵襲。

            伴隨氣溫回升,春意也悄然萌動。

            村民在貴州省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匯境花卉科技園管護花卉。新華社發(范暉攝)

            元旦假期剛過,農歷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臘月寒冬里,人們忙出一股熱乎勁兒。河南推出系列文旅惠民政策,吸引眾多游客打卡游玩。云南昆明的花卉 市場里,玫瑰、百合、水仙爭奇斗艷,吸引不少市民選購新年花束。山東各地的農村大集紅紅火火,人們在大集上采辦年貨,迎接春節的到來。伴隨全國疫情防控政 策持續優化,消費復蘇顯露生機。

            動物往往對氣候的變化最為敏感。小寒有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大雁感受到陽氣的萌發,因而開始向北遷移;北方隨處可見的喜鵲,感覺春意來臨,便開始筑巢繁衍;雉雞發出求偶的聲音,為了春天里的愛情而開始鳴叫。鳥類的變化,無一不透露春之希望。

            在山東省滕州市西崗鎮,喜鵲叼著樹枝準備筑巢。新華社發(李志軍攝)

            曉日初長,望春則暖。冬至一過,太陽直射點慢慢北移,白天也越來越長。小寒時節,日光逐漸增加,不少寒梅迎風吐蕊,大自然正在嚴寒中積蓄生命的 力量,不禁讓人期盼春天的到來。正如唐代詩人元稹所寫:“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不要責怪寒冷的天氣,而要遙望與冬天在正月交接的春天。

            小寒過后,輪回中的二十四節氣,只剩下最后一站。時光飛逝,人們的腳步從未停歇。盼雪迎春,在寒冬臘月,我們仍以欣欣向榮的姿態,期待著春暖大地的一刻。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