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奮斗五十載,啟航新征程 臨工集團建廠50周年慶典盛大舉行

            2022-12-19 17:54:50     來源:智能科技網


            今天,臨工集團喜迎建廠五十周年!

            五十年時光飛逝,五十年歲月如歌。悠悠沂河,孕育了臨工的發展壯大;巍巍蒙山,見證了臨工的跨越崛起。

            2022年12月17日,以“奮斗五十載,啟航新征程”為主題的臨工集團建廠50周年慶祝大會在山東臨沂隆重召開。

            本次慶祝大會以“主會場和分會場”的同步形式進行,在大會主會場,中國工程機械工業 協會會長蘇子孟,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中共臨沂市委副書記、臨沂市人民政府市長侯曉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崔鳳友,市政協 主席邊峰,中共臨沂市委副書記、沂河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寶亮,山特維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郁江,臨工集團董事長王志中,臨工集團總裁于孟生,以 及臨沂市直有關部門代表,臨沂沂河新區、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代表,部分金融行業、高校、科研院所代表,臨沂各大企業集團代表,臨工集團部分職工、經銷 商、大客戶、供應商代表,以及新聞媒體代表等齊聚一堂,共襄盛舉。同時,大會還分別在臨沂、濟南等地設置了11個分會場,通過線上觀看大會盛況,一同見證 臨工集團建廠五十年的成果與榮光。

            慶典活動當天下午,同期舉行了臨工第50萬臺裝載機下線儀式及臨工博物館開館儀式, 并在臨工集團官方抖音、愛臨沂APP、閃傳直播等平臺開啟全程視頻/圖片直播,來自全國各地的客戶、合作伙伴以及粉絲朋友,在直播間聯動,踴躍互動,成功 引爆當天的網絡狂歡,三大直播間累計參與人次高達約760萬人次!

            建廠五十載,踔厲向未來

            慶祝大會伊始,臨工集團董事長王志中發表了《守正創新、踔厲奮發,為建設百年臨工而 奮斗》的致辭。他表示,臨工集團始終秉承“效率至上,科技領先”的發展理念,響應時代發展,一路披荊斬棘,走過了不尋常的五十載征程。未來,臨工將牢牢把 握“世界眼光、國際標準、臨工特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指導方針,聚焦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打造“數字臨工”、“智慧臨 工”,以“勤奮、敬業、忠誠、奉獻”的臨工精神,建設現代化臨工、打造百年企業。

            臨工集團董事長王志中致辭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發展永不停歇。成立于1972年的臨工,從工程機械起 步,50年來始終如一、腳踏實地的專注于工程機械設備的制造和研發,一步步轉型跨越、創新發展,實現了裝載機行業第一、挖掘機行業前三、工業智能裝備行業 領先的驕人業績,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大型工程機械集團、工信部首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山東省智能制造標桿工廠、山東省工程機械產業鏈“鏈主”企業,為中國工 程機械高質量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堅持創業創新的臨工,50年來對品質的傳承與追求,使產品獲得了廣大客戶朋友的認 可。從省長質量獎、全國機械工業質量獎,到全國質量獎、亞洲質量卓越獎,再到歐洲質量獎,臨工在質量創品牌的道路上持續超越。2021年,臨工集團實現銷 售收入407億元,品牌價值達571.86億元,高質量發展邁出鏗鏘有力新步伐。

            臨工集團總裁于孟生主持慶祝大會

            中共臨沂市委副書記、臨沂沂河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寶亮致辭

            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致辭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致辭

            中共臨沂市委副書記、臨沂市人民政府市長侯曉濱講話

            目前,臨工主導產品涵蓋鏟運機械、挖掘機械、道路機械、礦山機械、高空作業機械、工 業智能裝備六大系列主機產品以及核心零部件,業務遍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臨工憑借創新的產品和服務,搭建起輻射全球的國際化網絡,在全球市場與世 界巨頭同臺競技,探索出了一條具有“臨工特色”的國際化之路。

            五十年的腳步,留下了一條撼人心魄、催人奮進的閃光足跡;五十年的搏擊,凝聚了一部厚重博大、自強不息的臨工奮斗歷史。一代代臨工人憑著勤奮敬業的精神和堅如磐石的意志,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一路前行,抒寫了臨工改革發展的華美篇章!

            第50萬臺裝載機下線,奮進譜新篇

            周年慶典活動當天,臨工第50萬臺裝載機下線儀式在裝載機總裝流水線成功舉行。臨工 集團總裁于孟生、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石少廣、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會長蘇子孟分別致辭,并與臨沂沂河新區黨工委副書記付萬歷、山特維克(中 國)投資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郁江共同為臨工第五十萬臺裝載機下線揭幕。

            臨工的發展變革,亦是我國裝載機行業發 展的一個縮影。從1977年首臺Z450裝載機完成試制,到2022年第50萬臺裝載機成功下線;從3T、4T、5T機型,到7T、8T、12T機型;從 獲評省優、部優產品,到榮膺中國名牌產品、制造業單項冠軍;多年來,臨工裝載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步步見證了臨工的發展與壯大。

            現如今,臨工的裝載機銷量已穩居全國第 一,而在裝載機產品不斷升級迭代的同時,臨工挖掘機產品線布局也在迅速完善。新成立的臨工重機扎根礦車、高機領域,臨工礦山聚焦礦山專用設備、臨工智科攻 關智慧物流。發展至今,臨工挖掘機銷量實現了國產前三的成就,更是創造了礦車業務連續七年全球銷量第一,高機業務國內銷量第一的領先地位,同時壓路機、平 地機、礦山專用設備、工業物流設備也迅速搶占市場,位居前列!

            這一切的基石,正是臨工對“效率至上,科技領先”發展理念持之以恒的必然結果。臨工 以技術研發為驅動,厚積薄發,打破外資壟斷,充分發揮產品集群化優勢,融合新能源電動技術及大數據平臺,從設備配套、精準施工、效率提升、服務保障等方 面,為用戶提供全價值鏈、全場景施工綜合解決方案,成就了工程機械行業的中國制造、世界品質。

            在國家“雙碳”目標、節能減排政策推動下,電動化、智能化已成為裝載機行業發展的重 點。臨工更是率先向電動化、智能化方面發起總攻,堅持自主研發,深研市場需求,深挖用戶感受,不斷推出新品并交付使用,持續引領工程機械產業變革新浪潮, 穩步實現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持續跨越!

            博物館開館,文化共傳承

            慶典當天下午,歷經兩年時間建設的臨工博物館舉行了開館儀式。在臨工集團黨委副書記 周維升主持下,臨工集團總經理高樹建、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石少廣、臨沂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鐘呈春等致辭祝賀,臨沂沂河新區黨工委副書記付 萬歷、臨工集團董事長王志中共同為臨工博物館開館揭牌。

            博物館是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文化紐帶,臨 工博物館的建成和開館,正是臨工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成果。自2021年2月開工建設的臨工博物館,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展陳文物史料2000余件, 全景式再現了一代代臨工人艱苦創業、改革創新的恢弘畫卷,全角度展示了臨工五十年不忘初心、踔厲奮進的發展歷程,成為濃縮臨工五十年奮斗史的一座豐碑。

            回顧建廠50年,臨工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審時度勢、順應時代的激情發展,離不開開拓進 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離不開“可靠”的企業文化。臨工以沂蒙精神為核心之魂,結合新的時代條件,不斷學習、弘揚、踐行,以“可靠”文化為基石,形成 了“勤奮、敬業、忠誠、奉獻”的臨工精神,砥礪前行,最終為工程機械制造業贏得了一個有口皆碑的品牌。

            新的起點、新的征程,不變的是臨工“可靠承載重托”的莊嚴承諾。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上,臨工正以深耕不輟之姿在大風大浪中穩步前進,以技術獻禮時代,以堅守構建未來,以可靠續寫新的篇章!

            櫛風沐雨奮進路,砥礪前行續華章。展望 未來,臨工將繼續勇擔新時代發展的使命,踔厲奮發,向著百年基業常青穩步邁進,持續創新,用工匠之心、強大的研發實力為市場和用戶打造更多精品,為中國工 程機械的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獻禮下一個百年華誕。(圖文:臨工集團)

            本文地址:http://www.fashionjiepai.com/pinpai/2022-12-19/53648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且不構成任何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如果讀者發現稿件侵權、失實、錯誤等問題,可聯系我們處理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