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翅長腳鷸在海珠濕地上空飛行。謝惠強 攝
人民網廣州12月13日電 (周睿)十年前,這里是一片萬畝果園。十年后,這里是一座占地1100公頃的城央最大濕地公園,如今這里萬畝飄香,鳶飛魚躍……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在 加拿大蒙特利爾宣布,11處中國自然保護地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海珠濕地”)名列其中。
海珠濕地主要由海珠湖及39條河涌組成,屬于典型的江心洲與河流、涌溝、果林鑲嵌而成的復合 濕地系統,區域內河網縱橫交錯,濕地資源豐富。“從探索性提出‘只征不轉’政策,到通過立法開展永久性保護,再到加快推進生態修復,海珠濕地不僅成為多樣 生物的美好棲息地,而且變為匯聚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生態空間。”海珠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現在的海珠呈現出一幅濕地與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
據了解,海珠濕地位于我國候鳥遷徙路線上,其內幾十條縱橫交錯的河涌直通珠江,濕地分布有豐 富的魚類,為水鳥提供了合適的覓食環境,截至今年5月,海珠濕地分布有植物835種, 鳥類從72種增加到187種,昆蟲提升至536種,魚類60種,是粵港澳鳥類生態走廊的重要節點。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