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武漢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劉慶:數字化轉型重在思維轉變和技術升級

            2022-10-21 17:11:16     來源:中國新聞網湖北

            我國是建筑業強國,湖北省是建筑業強省。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湖北省建筑業總產值跨越 1.9萬億大關,穩居中部第一。2021年以來,湖北在全國率先組建成立了綠色建造、智能建造、品質建造科技創新聯合體,產學研互動,著力打造建筑科技創 新高地,建筑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面對新時期、新任務,如何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抓住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從而助力武漢乃至湖北省的經濟建設,也是武漢建筑業協會重點關注和認真研究解決的問題。

            近日,武漢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劉慶在接受品茗科技《對話數字建造先鋒人物》(以下簡稱“對話”)欄目專訪時表示,數字化手段是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和體現自身優勢的關鍵。數字化要改變的是整個行業的生態,我們要抓緊轉變思維、找準客戶需求、加強技術變革和應用。

            以下為專訪文字實錄:

            《對話》:面對新時期、新任務,建筑企業應如何抓住機遇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

            劉慶: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第一,為什么要做數字化轉型?第二,目前做數字化轉型存在哪些障礙?第三,怎樣才能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或者說怎樣做才能在數字化轉型上取得成效?

            關于第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做數字化轉型?其實是基于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國家政策的號召、影響和引導。隨著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 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等綱領性文件的出臺,對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出了新要求,傳統產業也要進一步加大數字化轉型的力度。第二個方 面是企業自身也有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怎樣才能提高市場競爭力?怎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優勢?怎樣讓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質量更優?數字化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關于第二個問題,目前推進數字化轉型的一些障礙,我認為有“三個不利于”。第一個不利于是,建筑產業從投資到建造,到最后完工,產業鏈很長,投資方或參與方眾多,每一個環節的信息交互不暢,容易形成一些信息孤島。

            第二個不利于是,參建各方人員眾多,素質可能是良莠不齊的。一些比較大的央企、國企管理力量相對強一點,但行業整體信息化水平不一致,在某種程度上就阻礙了信息的暢通。

            第三個不利于是,我們可能做了一些數字化工作,但這些工作整體協同度并不高,就不能整體來解決行業的問題,這樣也不利于整個行業數字化水平的提高。

            那么面對這種市場變化,建筑企業該怎么樣才能抓住機遇呢?我認為有“4個著力”。

            第一個著力就是從信息化思維到數字化思維的轉變。信息化和數字化本質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或者說信息化是數字化的初級階段,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信息 化解決了流程的問題,屬于內部的。但數字化要改變的是什么?改變的是整個行業的生態。相對來說,數字化還有更寬的外延。對于傳統企業來講,我認為首先要把 信息化做好,這是最基本的,但在這個基礎上,企業的眼界要更高。

            第二個著力是要著力找準客戶的需求。社會在發展,我們客戶的需求也在發展,實質上就是個性化的需求在增加。我們要著力去轉變的,就是要不停地根據客戶的需求來調整方向或思路。

            第三個著力是加強技術變革,同時通過技術變革來引領行業。例如現在BIM技術的發展就是推廣數字模型或者落實數字模型的一個突破口,此外行業也在其他方向有很好的嘗試。

            第四個著力是,當最關鍵的技術有了以后,我們還要將它應用到實處。在技術應用推廣過程中要不遺余力,等到大家形成共識了,當大家使用順暢了,那么它的效果自然而然就會體現出來。

            《對話》:武漢建筑業協會對多家民營建筑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幫扶計劃,具體是怎么做的?

            劉慶:“用心服務會員發展 傾力推動行業進步”,這是我們武漢建筑業協會辦會的宗旨。在這個宗旨的引領下,我們竭盡全力地為會員單位提供服務,尤其是民營企業。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協會的1100家會員單位里,有將近90%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辦得好不好?民營企業的轉型升級做得好不好?民營企業能不能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好的突破?是我們協會很重要的一個責任。

            在助力企業轉型升級中,首先要營造氛圍。協會主要是從技術層面來引導。例如“十大智慧工地、十大文明工地”的評選,還有我們連續7年舉辦了BIM應用大賽,而且每年的主題都在變化。目的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在整個社會形成BIM推廣和應用的氛圍。

            大賽可能在4月份啟動,但到9月份才是決賽,中間有將近6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間我們來做什么?輔導、培訓。其實舉辦比賽不是目的,提升整個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水平,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

            此外在營造氛圍的同時,協會還是精準地為民營企業“把脈問診”。很多企業困惑的是確確實實不知道該怎么做,不知道企業未來的方向是什么,或者怎么擁抱數字化浪潮。在這個時候,協會就組織專家到企業去,為他們“把脈問診”,量身定做服務方案,提供貼心的“一對一”幫扶。

            比如說民族建設,協會多次組織專家到企業,為他們從制度的制定,到流程的梳理、固化,再到用信息化手段為管理賦能,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在協會幫扶的過程中,他們的收益或者獲得感是很強的,用了兩年的時間,產值規模實現了翻番,并且還實現了“魯班獎”零的突破。

            其實協會對每一個民營企業都是一視同仁的,當你有這方面需求的時候,我們就會提供精準的“一對一”服務,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能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