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新華社評論員:牢牢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

            2022-10-19 09:49:4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評論員

            “要牢牢 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習近平總書記17日上午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 時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的“五個牢牢把握”為我們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

            黨的二十 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指明 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五個牢牢把握”,既總結過 去,更面向未來,既有“怎么看”的認識論,又有“怎么辦”的方法論,既明確任務目標,又指明前進方向,構成一個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整體。

            過去5年 和新時代以來的10年,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極不平凡。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 局,就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有效應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風險挑戰,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把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10年來,面對影響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敢 抉擇,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義無反顧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從創立習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到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打贏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 戰,實現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到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從全面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 依法治國總體格局基本形成,到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從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到生態環境保護發 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從全面準確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到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采取一系列 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 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 程。

            事非經過 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這10年,有涉灘之險,有爬坡之艱,有闖關之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團結奮 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實 踐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不僅走得 對、走得通,而且走得穩、走得好。

            奮斗鑄就 輝煌,歷史昭示未來。牢牢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 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 定性意義。新征程上,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不斷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 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我們就一定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優異答卷。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