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歐養老2035:九月十日起售 掌舵人顧偉談養老投資

            2018-09-10 18:05:50     來源:北青網

              8月6日,備受期待的養老目標基金終于正式亮相,中歐基金旗下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成為首批獲批的養老目標基金之一。此次國內首次批準公募基金參與第三支柱養老金投資,也意味著公募基金助力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的帷幕正式拉開。

              9月10日,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正式起售,其他多只養老目標基金也計劃于9月、10月發行。在各家公司緊鑼密鼓地籌備之時,投資者也對國內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和其管理團隊充滿好奇——養老基金到底是怎樣投資運作的?怎樣的投資團隊才能為養老金投資挖掘超額收益呢?北青網記者日前采訪到了中歐基金副總經理、中歐養老投資團隊的掌舵人顧偉。

              “養老是個長期的事情,養老投資需要獲得較好的收益,也要注重安全性。”在接受北青網記者專訪時,顧偉表示,養老投資團隊需要有豐富的大資金管理能力和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同時,基金公司內部如果擁有投資風格多元的績優基金經理團隊,則能進一步降低投研溝通成本,力求為投資者的養老資金創造超額收益。

            顧偉 —— 顧偉 ——

              中歐基金副總經理,中歐養老投資管理團隊負責人,歷任平安資管固定收益部總經理。17年證券從業經驗,擅長大類資產配置及固定收益投資管理,曾管理保險資金規模超萬億。

              低調的萬億資金管理者

              顧偉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樸實、低調、不善言辭,而每每在回答具體提問時,他又能通過邏輯嚴密的算法和數據,快速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在顧偉看來,養老目標基金的發展是趨勢所向。參考海外市場的經驗,截至2017年末,美國目標日期基金、目標風險基金的合計規模自2016年末的1.3萬億美元增加至1.5萬億美元。其中,目標日期基金的資產規模從2016年底的8870億美元增加至1.1萬億美元,增長了26%。根據預測,未來中國的養老目標基金每年可新增規模可能達到3000~4000億元。

              早在2016年底,中歐基金就開始組建養老投資核心團隊,也是在這一年,顧偉離開了工作17年的保險行業,加盟中歐基金。在此前,顧偉親歷了中國保險資金資產配置體系的建立與成熟,以及中國固定收益市場的發展。他認為,保險資金投資模式引入國際先進經驗、逐漸走向成熟,從單純的資產端轉向資產負債匹配投資模式,從單品種的各自為陣轉向資產配置和組合管理,正確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是其在過往資本市場幾輪牛熊大幅震蕩中取得穩健業績的關鍵。

              “養老投資與保險投資存在共性,都是必須充分考慮負債端的長期投資,資產端必須服務于負債端。”顧偉告訴記者,他們曾經也面臨過階段性KPI考核的壓力,但管理長期屬性的資金,就必須從投資組合的長遠利益考慮。

              在2013年“流動性危機”期間,顧偉正擔任平安資管固定收益部門的負責人。通常情況下,同等評級和資質的債券資產,久期越長、收益率水平越高。而在“流動性危機”的特殊時期,收益率倒掛。例如,某一2年久期的3A評級債券,收益率可能達到7%;而10年久期的同類債券收益率僅6.5%左右。是選擇短期的KPI業績,還是組合長期收益?真正考驗投資團隊堅持“長期投資理念”的時候到了。“我們當時做了很多長久期、3A評級資產的配置輸出,這些資產如今可能還在貢獻收益。”顧偉說。

              在中歐養老投資團隊組建初期,顧偉就充分認識到優秀的養老目標基金投資團隊需要大類資產配置和品種投資的復合能力,需要具備良好的資產配置理論素養和豐富的資產配置實踐經驗,需要具備資產配置量化分析功底和定性判斷能力,同時需要具備對長期養老負債需求的深刻理解。中歐養老投資團隊也是按照這樣的要求組建起來的。

              基金經理“資產配置+研究”經驗豐富

              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FOF)的擬任基金經理桑磊,就是顧偉口中這類具備豐富資產配置經驗和研究經驗的基金經理。桑磊擁有CFA、CPA、FRM、中國精算師等7項行業頂尖資格認證,在FOF、股票、債券等領域的實戰經驗十分豐富。

              在顧偉看來,桑磊任職養老目標基金基金經理具有三方面的優勢。其一,具有戰略資產配置經驗優勢,保險資金大類資產配置研究和投資經驗豐富;其二,精算優勢,具備中國精算師資格,對負債端的把握和下滑曲線的優化更有經驗;其三,量化風險管理優勢,定量管理資產配置與品種投資風險。

              “桑磊是資產配置出身的基金經理,他天生會對市場有敬畏感。在市場很火的時候,不會盲目樂觀地進行投資,所以在構建組合的時候,就會謹慎一點,在市場發生極端情況的時候也不會出現毀滅性的打擊。”顧偉表示。

              在中歐養老投資團隊內部,投研人員劃分為資產配置、宏觀研究、基金精選三個大組,各組之間分工明確,緊密配合。其中,資產配置組負責長期大類資產配置、中期戰略資產配置、短期戰術資產配置、日常組合管理以及資產配置量化模型開發;宏觀研究組負責宏觀經濟與政策研究、權益倉位決策建議、風格與行業輪動建議等;基金精選組則負責基金庫構建與維護、開發量化模型優選基金、實地調研跟蹤等。

              顧偉表示,在進行資產配置的時候,TDF基金投資端資產配置將從下滑曲線、戰略資產配置、戰術資產配置、績效評估等四個方面進行。在具體品種選時,會通過基金評價研究機構推薦、量化指標篩選打分等方法,進行初步分析,獲得候選基金池。在候選基金池范圍內,基金經理會從多維度對待選投資標的進行定性分析,并做出最終的投資決策。整個投資過程環環相扣。

              據介紹,目前中歐養老投資團隊人員的平均從業年限為13年,大類資產配置能力突出,大都具有保險資產負債匹配、戰略資產配置、戰術資產配置以及股票、債券、基金等多品種投資經驗,同時具有量化風險管理工作經驗。顧偉還非常注重團隊成員的投研能力、精算能力和風控能力。

              內部績優基金挖掘超額收益

              紀律性的資產配置是長期勝出的保證,而優秀的底層資產則是未來穩定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

              顧偉介紹,海外領先的TDF產品制造商大都采用配置內部基金的模式,例如,領航(Vanguard)專注于內部被動基金、富達(Fidelity)兼顧內部主動和被動基金、普信(T. Rowe Price)則專注于內部主動基金等。中歐基金管理的首只養老目標基金(TDF基金),也將以配置內部基金資產為主,這與公司在主動投資管理和大類資產配置方面的優勢有關。

              為什么這么多海外基金管理人選擇內部基金呢?顧偉表示,其一,節省費率成本。通過配置內部底層資產,TDF基金賬戶只需要支付底層基金的管理費率,而不再支付TDF基金本身的管理費,這將有效降低TDF基金的運作成本,避免收取雙重費用。其二,配置內部底層資產,TDF基金經理就能大幅提高溝通效率,準確把握底層基金管理人的投資理念、投資風格和投資思路。

              具體來看,投資TDF基金所需支付的管理費包括“底層基金的管理費 + TDF基金的管理費”兩部分,如果TDF基金配置的是公司內部的基金產品,這部分資金就不再收取TDF基金的管理費,這一費率大約為0.6%-0.9%左右。以費率為0.6%計算,假如投資者每月定投1000元的養老目標基金,投資20年和30年可以減少的管理費支出分別為1.2萬元和2.7萬元。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基金管理人都適合配置內部基金,這對基金公司的底層產品有很嚴格的要求。在顧偉看來,中歐基金定位“多策略精品店”,旗下權益、固定收益等各類產品風格多樣,長期業績突出;旗下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明晰且穩定,這就為養老基金提供了豐富的選擇空間。

              以權益類基金為例,中歐基金擁有成長、平衡、價值、行業投資、量化投資等多種風格的產品,而且業績突出。根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歐基金旗下權益類產品過去六年平均股票投資主動管理收益率達到233.82%,股票投資主動管理能力居行業第一位。(算術平均口徑,排名1/64)

              顧偉對中歐基金旗下的績優基金經理做過分析,根據收益率-波動率散點圖中可以發現,這些績優基金經理的業績表現均優于其投資風格對應的指數,具有“更高收益率與更低風險”的特征。例如“價值投資一哥”曹名長,他的投資風格與滬深300指數的相似度達到96%,而在過往統計區間內,曹名長的年化收益率超過20%,滬深300指數的同期收益率僅為13%左右。又如績優基金經理周應波,他的投資風格與創業板指的相似度達到90%,在過往統計區間內,其年化收益率超過25%、年化波動率在25%左右,而創業板指數同期的收益率不足20%、波動率則高達33%左右。

              “風格差異明顯的優質內部權益資產,是投資組合超額收益的重要來源”。顧偉表示,選擇內部基金并不會限制組合的絕對收益。公司在國內權益市場的投資能力,決定了選擇內部基金為主的養老目標基金投資收益的“上行”空間。這一點,也是中歐旗下養老基金的顯著優勢。

              七問掌舵人

              Q1、

              北青網:要想過上美好的退休生活,到底需要多少錢?

              顧偉:大眾以為要多少錢?根據《2017中國養老金融調查報告》顯示,55.8%的居民認為整個養老期間需要的資產儲備規模在50萬元以內,21.2%的居民認為,需要50-100萬元。

              但實際情況是,維系基礎的生活消費可能要準備134萬以上。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上海城鎮人均消費支出5204.29元/月,按照當前人均養老金2501元/月,那么當年人均養老金缺口為32328元。

              假設你現在60歲退休,到85歲,按照每年4%(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報告2016數據)的通貨膨脹計算,至少還需要準備134萬。但假設你現在40歲,20年后才退休,還是按照4%的通脹,你則需要在退休前準備202萬元。

              Q2、

              北青網:養老產品有什么推薦的投資方式么?

              顧偉:養老是個長期的事情,養老投資需要獲得較好的收益,也要注重安全性。考慮到個人養老金具備投資期限長、對流動性要求低、分期小額的特征,采取定投的方式會更適合養老產品投資。

              在投資過程中,很多投資者沒能賺到錢,其實是因為投資方式不理性,比如買入時間不對、持有時間太短,或是頻繁買入賣出,如果能夠采取定投方式,定期持續的分批投資,不僅能均攤成本,更能減少因為非理性的投資行為所帶來的損失。并且定投堅持時間越長,投資者獲取正收益的概率越高。

              Q3、

              北青網:TDF憑什么可以成為海外主流養老產品?

              顧偉:自1996年首只TDF成立以來,已經連續22年凈流入,總規模超過萬億美元,2006年到2017年的最近十年間,規模年化復合增長率超過25%。

              作為養老投資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投資TDF輕松便捷,一步到位。TDF獨有下滑曲線設計,可以隨著投資者退休日的臨近,自動調整權益資產和非權益資產的大類資產配置比例,使其整體投資風險逐漸降低,并最大程度地為投資者爭取收益。同時,TDF基金通過長期定投的方式買入基金,可以平滑風險,在長期視角下爭取相對的“高收益&低風險”。

              Q4、

              北青網:海外成熟的TDF產品如何配置資產?收益率有多少?

              顧偉:以美國市場TDF為例,根據投資者年齡、退休日期、壽命預期、養老目標替代率等負債情況,以及投資預期收益率、資產波動率和相關性等因素,將投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資產配置。

              從長遠看,大約90%的投資收益來自于成功的資產配置策略。以先鋒目標退休日期2025基金為例,過去10年1萬美元積累至今年7月末可以達到1.97萬美元,平均年化收益率7.02%,2003年成立以來平均年化收益率6.89%。(美國先鋒基金官網,截至2018年7月31日)

              Q5、

              北青網:上證指數點位差不多和10年前一樣,投資TDF能解決我十多年后的養老需求嗎?

              顧偉:盡管上證指數回到了十年前的位置,但這并不能完全體現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這主要與指數的編制方法有關。而十年間,在2008年納入統計的262只偏股型基金中,至今92%的基金都是賺錢的,30%的基金收益率實現了翻倍。

              TDF會從各類績優基金中精選出風格穩定、中長期業績持續突出的產品,進行大類資產配置,以求創造出超額收益,幫助投資者實現養老投資目標。(Wind資訊,截至2018年6月30日)

              Q6、

              北青網:每月定投多少金額的TDF更合適?

              顧偉:如何選擇每月適合自己的定投金額,是投資者首先會考慮的問題。如果定投金額過小,那么對改善退休后生活質量的意義不大;如果定投的金額過多,又可能影響當下的生活質量,在遇到突然開銷時入不敷出,導致定投斷供。盡管具體金額因人而異,但據測算,將年收入的10%-20%用于定投TDF較為適宜。

              Q7、

              北青網:未來中歐TDF如何獲取超額收益?

              顧偉:中歐TDF的超額收益主要來源于挖掘優質內部底層資產(對內部子基金的選擇)+戰術資產配置(階段性擇時)。內部底層基金或是超額收益的最主要來源;戰術資產配置主要是在價格與價值出現背離時,用以改善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以求幫助TDF基金獲取更強勁的業績表現。此外,戰略資產配置(下滑曲線的設置)將力求為中歐TDF帶來基礎收益。

            責任編輯:牟爽 ST005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