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隼鳥2號樣本揭示:地球之水或源自太陽系邊緣小行星

            2022-08-18 09:36:30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劉霞

            日本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分析了隼鳥2號探測器從小行星“龍宮”收集的稀有樣品后發現,地球上的水可能是由太陽系外緣的小行星帶來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數十億年前海洋在地球上如何形成的奧秘。

            為了揭示生命如何起源以及宇宙如何形成,研究人員對2020年隼鳥2號探測器從“龍宮”帶回地球的5.4克巖石和灰塵樣本進行了分析。今年6月,研究團隊表示,他們在這些樣本中發現了有機物質,這表明地球上生命的某些組成部分——氨基酸可能在太空中形成。


            隼鳥2號回收艙于2年前返回地球。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指出:“具有揮發性且富含有機物的C型小行星可能是地球水的主要來源之一,小行星如何向地球輸送揮發性物質(即有機物和水)仍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在最新研究中,我們在‘龍宮粒子’中鑒定出的有機物可能是揮發物的重要來源之一。”

            研究人員假設這些物質可能來自“外太陽系”,但表示“它們不太可能是輸送到早期地球的揮發物的唯一來源”。他們認為,“龍宮粒子”無疑是可用于實驗室研究的受污染最少的太陽系材料之一,對這些珍貴樣本的持續研究必將擴大人們對太陽系早期形成過程的理解。

            隼鳥2號于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公里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并對“龍宮”進行了 全面的信息采集。“龍宮”直徑約1公里,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2020年12月,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面。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