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治愈皮膚感染和傷口有新方法

            2022-08-17 09:21:16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張佳欣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很有前途的治療細菌性皮膚感染的新方法。在最近發表于《自然》雜志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的新見解,或將帶來治療細菌感染和皮膚傷口的新療法。


            在顯微鏡下觀察帶血管的傷口。
            圖片來源:論文第一作者、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雷切爾·克瑞托菲爾博士

            傳統上,研究人員認為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都負責清除皮膚上受感染部位的細菌。當這些細胞協同工作時,它們就成了免疫系統在人體內的第一道防線。

            然而,新的研究表明,單核細胞本身就能夠促進傷口更快地愈合。單核細胞通過調節傷口修復過程中的瘦素水平和血管生長來幫助愈合。它們還會產生生長激素釋放素,這是一種幫助傷口更有效愈合的激素。

            胃饑餓素是胃在饑餓時產生的一種激素;瘦素則是在吃了飯感覺飽之后由脂肪細胞產生的激素。長期以來,這兩種激素之間的平衡一直被認為是新陳代謝和飲食的關鍵,但人們一直不知道其與免疫機制和組織修復之間的聯系。

            使用活體顯微鏡觀察,研究人員能夠在動物原型中可視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免疫反應。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常見于健康人體皮膚或鼻子上的細菌,可能是與皮膚 和組織感染有關的各種疾病的催化劑,如膿腫或癤子。在某些情況下,這種細菌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感染,如肺炎和心內膜炎。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后,身體會召集有用的免疫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清除細菌,而單核細胞幫助修復組織。在沒有單核細胞的情況下,瘦素增加,導致感染時血管生長,其結果可能是延遲愈合和留下疤痕。相反,單核細胞會在感染部位釋放胃饑餓素,阻止瘦素驅動的血管過度生長,從而促進組織修復。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提升了單核細胞在傷口修復中的作用,挑戰了目前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清除細菌的觀點,表明了一種范式轉變,為在免疫學和微生物學領域引入代謝激素(胃饑餓素和瘦素)打開了大門。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