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
美國加州 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生物工程師開發了一類新的仿生3D相機系統,可模仿蒼蠅的多視圖視覺和蝙蝠的自然聲吶感應,從而產生具有非凡深度范圍的多維成像,還可以 掃描盲點。在計算圖像處理支持下,該相機可破譯隱藏在角落或其他物品后面的物體的大小和形狀。這一技術能集成到自動駕駛汽車或醫學成像工具中,其傳感能力 遠遠超出當今最先進水平。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以不同視角呈現字母“X”的重構3D圖像。
圖片來源: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智能光學實驗室
蝙蝠可通過回聲定位或聲吶的形式將周圍環境的畫面形象化;昆蟲的復眼則由數百到數萬個單獨的視覺單元組成,使其從多條視線看到同一事物成為可能。受到在蒼 蠅和蝙蝠中發現的這兩種自然現象的啟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高性能3D相機系統,該系統具有先進的功能,既能利用這些優勢,又能克服自 然界的缺點。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全新的計算成像框架,首次通過簡單的光學器件和少量傳感器獲得寬而深的全景視圖。該框架被稱為“緊湊型光場攝影”(CLIP),使相機 系統能以擴展的深度范圍“看到”物體周圍。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該系統可“看到”傳統3D相機無法發現的隱藏物體。
研究人員還使用了LiDAR(光檢測和測距)技術,其中激光掃描周圍環境以創建該區域的3D地圖。沒有CLIP的傳統LiDAR能拍攝場景的高分辨率快照,但會像人眼一樣錯過隱藏的物體。
該陣列使用7個帶CLIP的LiDAR攝像頭,拍攝場景的低分辨率圖像,處理單個攝像頭看到的內容,然后在高分辨率3D成像中重建組合場景。研究人員展示了相機系統可對具有多個對象的復雜3D場景進行成像,這些對象都設置在不同的距離處。
研究人員稱,CLIP幫助相機陣列以類似的方式理解隱藏的內容。結合激光雷達,該系統能夠實現蝙蝠回聲定位效果,因此可通過光線反射回攝像頭所需的時間來感知隱藏的物體。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