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全球90%以上浮油來自人類活動

            2022-06-17 09:51:15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張佳欣

            據《科學》雜志最新研究,中美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對全球海洋上的石油污染進行了調查,并創建了一份全球浮油圖。他們發現,絕大多數海洋浮油(94%)源于人類活動,這一比例遠遠高于此前估計。全球累計浮油面積約為150萬平方公里,是法國面積的兩倍多。


            距離路易斯安那州海岸約16公里的泰勒能源平臺于2004年被颶風“伊萬”摧毀后,就開始漏油。圖為2013年的浮油照片,在2019年安裝了遏制系統之前,浮油在這里很常見。
            圖片來源:伊恩·麥克唐納

            這是對之前海洋石油污染調查的重大更新。之前的調查估計,海上浮油大約一半來源于人類活動,一半來源于自然。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地球、海洋和大氣科學系教授、論文合著者伊恩·麥克唐納說:“這些結果令人信服的地方在于,我們探測到這些浮油的頻率非常高——來自小規模泄漏、船只、管道、海底滲漏,以及由工業或人群造成的含有浮油的徑流。”

            浮油是海洋表面極薄的油層。不僅大規模的石油泄漏會帶來浮油,人類活動和自然中也可能廣泛而持續地產生浮油。這些浮油不斷被風和洋流“搬運”,而海浪將它 們分開,這給調查帶來了挑戰。為了找到并分析浮油,研究團隊使用人工智能檢查了2014—2019年收集的56萬多張衛星雷達圖像,以此確定浮油污染的位 置、范圍和可能的來源。

            即使是極少量的石油也會對構成海洋食物系統基礎的浮游生物產生重大影響。其它海洋動物,如鯨和海龜,在浮出水面呼吸時,接觸到石油會受到傷害。

            “衛星技術提供了一種更好的監測海洋石油污染的方法,特別是在人類難以監視的水域。”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通訊作者劉永學表示,“全球浮油圖有助于集中監管和執法,減少石油污染。”

            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浮油都在海岸線附近。大約一半的浮油位于海岸線約40英里以內,90%的浮油約在160公里以內。麥克唐納說,如果人們能吸取這些經驗教訓,將這份地圖應用到全球浮油高度集中的地方,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