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2021年首次批準上市及增加適應癥的抗腫瘤藥物達76個

            2022-06-15 10:09:17     來源:人民網(北京)

            據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官網消息,近日,抗腫瘤藥物相關指導原則培訓會第一場在線召開,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主任孔繁圃在會上指出,2021年首次批準上市及增加適應癥的抗腫瘤藥物總數達76個,其中國產產品40個,進口產品36個,國產產品首次超過進口產品,其中不乏雙特異性抗體、ADC藥物等產品。

            孔繁圃指出,腫瘤疾病長期居于中國居民患病首位,給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而我國腫瘤患者的管理和治療水平較全球平均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科學解決腫瘤患者治療需求、有質量地延續腫瘤患者的生命,是中國醫藥衛生界必須迎接的挑戰,也是制藥領域從跟隨邁向卓越創新的著力點之一。

            孔繁圃介紹,為滿足臨床急需和兒童群體對新藥好藥的迫切訴求,藥審中心自2020年起以技術指導原則為發力點,以突破性治療、優先審評等四個加快審評的快速通道為抓手,在溝通、受理、審評等環節多措并舉,主動服務企業提高注冊審批質量和效率。特別是加強溝通交流,包含抗腫瘤藥物研發在內,藥審中心2021年共完成Pre-IND溝通1296件,臨床試驗過程中溝通544件,pre-NDA溝通436件,幫助申請人加快研發進度,少走彎路。

            同時藥審中心加快完善抗腫瘤藥物研發指導原則體系建設,累計發布48個相關指導原則,為研發和審評提供重要技術支持和評價依據,其中《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更是提出“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研發策略,有助于實現抗腫瘤新藥研發“突出重圍、快人一步”。

            孔繁圃強調,藥審中心下一階段將重點加強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鼓勵抗腫瘤藥物研發目標由藥物轉換到患者,通過有價值的創新,轉變研發策略,推動實現我國新藥研發的共同進步,不斷提高抗腫瘤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孫紅麗)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