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發牌三年,5G網絡深度覆蓋,應用融入千行百業

            2022-06-07 09:55:44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劉艷

            6月6日,“廣電5G”友好用戶192號碼預約在全國啟動,萬眾矚目的中國廣電5G建設進入開網運營沖刺。此前,中國廣電與中國移動已完成了20萬個700M 5G基站建設,今年還將完成28萬個700M基站建設任務,屆時將基本實現700M 5G網絡廣覆蓋。

            2019年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以此為起點,我國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和相關應用駛入快車道。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說:“在政府統籌規劃及產業界協同努力下,我國5G商用成績突出,成為全球5G技術產業、網絡建設與應用創新的領先國家,5G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初步顯現。”

            三年間,我國5G網絡建設從廣覆蓋向深度覆蓋延伸,5G應用融入千行百業,服務百姓大眾,其星星之火燎原之勢,全球其他市場難以企及。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副司長趙策介紹,目前,我國已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160萬個,5G信號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縣城城區和87%的鄉鎮鎮 區,5G移動電話用戶總數超過4.13億戶;具備商業價值的5G典型應用場景,已覆蓋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40個,5G應用案例累計超過2萬個;截至4 月底,我國共有814款5G終端獲得進網許可,其中手機終端569款;2022年1—4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合計6846.9萬部,上市新機型達 78款。

            我國5G建設成就全球矚目,為行業節省大量投資的“共建共享”模式,更首次為全球提供了一個通信系統集約社會經濟高效發展的樣板。

            如中國鐵塔通信發展部副總經理陳森所言,深化資源共享、降低重復建設是中國鐵塔成立的初衷和價值所在。

            “我國5G建設中,97%以上站址通過共享實現,新建塔類項目超過25%利用社會桿塔資源。”陳森介紹,三年來,中國鐵塔累計承建5G基站超140萬個,累計投資超過300億元,現在正以每天交付2600個的速度加快推進。

            三年來,中國電信運營商全力暢通社會信息“大動脈”,5G創新應用遍地開花,5G終端貨架琳瑯滿目,但隨著市場需求加速釋放、應用場景與日俱增,5G未來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聞庫說:“站在三周年的節點回望,5G商用速度超出預期,碩果來之不易,后續還需要產業界共同努力,以技術標準和應用 產業全面布局,有序推進產業發展。無論是消費者應用還是行業數字化業務,都對5G的網絡能力、5G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進一步的需求,未來5G增強技術研發 和應用發展的步伐將明顯加速。”

            “過去三年,我們見證了5G的快速發展,也看到了問題和挑戰。”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丁海煜提出,在消費端,5G還沒有“殺手級應用”出現,相比4G的優 勢體現還不充分,5G的價值仍需進一步彰顯,在行業端,產業融通的適配和支撐有待進一步加強。與此同時,5G產業技術根基還待進一步加固。

            “要想真正釋放出5G潛能,持續領跑,需重點關注應用場景與融合性人才兩大關鍵要素。”南京郵電大學教授王春暉建議,制定國家5G技術與產業人才培養計劃,加大對5G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為5G可持續健康發展儲備人力資源。

            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旭東教授則指出,5G網絡作為典型的通信基礎設施,投資巨大,需要政府與社會高度重視,對有關企業特別是運營商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