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印發 國家衛健委答記者問

            2022-05-26 10:22:32     來源:人民網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任務》),明確了2022年深化醫改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工作安排。圍繞《任務》的主要內容和具體舉措,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秘書處)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醫改工作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推進醫藥衛生高質量發展。

            總的來說,要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為切入點、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以壓實地方黨委政府責任為重點、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以健全疾病預防控制網絡為抓手、著力增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以改革協同集成為驅動、統籌推進醫藥衛生高質量發展。

            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

            在加快構建有序的就醫和診療新格局方面,《任務》指出,發揮省級高水平醫院的輻射帶動作用。依托現有資源,指導地方建設一批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完善體制機制,引導省會城市和超(特)大城市中心城區的醫院支持資源薄弱地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市縣延伸。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支持各省份參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模式,推進在省內建設區域醫療中心,引導省會城市和超(特)大城市中心城區的醫院支持資源薄弱地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市縣延伸。每個省份選擇2—3個設區的市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實行網格化布局和規范化管理,為網格內居民提供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一體化連續性服務。

            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三明醫改經驗體現了人民至上、敢為人先,其經驗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鑒。《任務》明確,加大三明醫改經驗推廣力度。跟蹤評估各地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工作進展,對工作滯后的及時通報并督促整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等要求,推動由地方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或一位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醫改領導小組組長。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持續開展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監測評價方面,重點監測評價地方各級醫改領導小組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深化“三醫”聯動改革,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加快健全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新機制等有關改革情況,實行季調度、年通報,對工作任務進展緩慢、成效不明顯的地方開展專項調研和督促指導。

            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高質量發展

            《任務》要求,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綜合醫改試點省份率先探索各級各類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模式和路徑。地方按照屬地原則對轄區內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積極發揮高水平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示范引領作用。推進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加強公立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績效考核。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強調,試點醫院堅決維護公益性,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人員支出占比和穩定收入占比。推動試點醫院所在城市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提高技術服務收入占比,支持公立醫院通過提供技術服務獲得合理補償。

            “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以地市為單位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通過項目實施,指導示范城市率先形成市縣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經驗,著力提升市縣級公立醫院診療能力,規范診療行為,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加強臨床專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著力加強智慧醫院建設,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信息標準化建設;著力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加強醫院全面預算管理,促進資源有效分配和使用。(喬業瓊)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