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拓撲無處不在!九成材料包含至少一種拓撲特性

            2022-05-24 09:01:12     來源:科技日報


            “拓撲無處不在”的藝術詮釋圖。從立方體的各個角度都可以看到莫比烏斯帶,代表了固態材料中拓撲相的普遍存在。圖片來源:《科學》雜志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

            怎樣才能 讓我們的電子產品更智能、更快、更有彈性?答案是用拓撲材料構建它們。據最近《科學》雜志發表的一篇論文,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利用多臺超級計算機,繪制了 96000多種天然和合成晶體材料的電子結構圖。他們應用復雜過濾器來確定每個結構中是否存在以及存在什么樣的拓撲特征,結果發現90%的已知晶體結構都 包含至少一種拓撲特性,超過50%的天然材料表現出某種拓撲行為。

            由西班牙多諾斯蒂亞國際物理中心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近90%的材料都擁有遠離其固有電子數的拓撲電子態,即費米能級。盡管這些狀態在許多實驗探針中處于休眠狀態,但它們仍然可通過化學摻雜、靜電門控、靜水壓力和光激發光譜等技術直接獲得。

            研究發現,2%的已知材料是“超拓撲的”,即緊密結合的核心電子之上的每個電子帶都是拓撲的。在被忽視的超拓撲材料中,鉍是歷史上研究最充分的固態材料之一。

            團隊將新確定的材料編譯成一個可免費訪問的拓撲材料數據庫,類似于“拓撲周期表”。有了這個新數據庫,科學家們可快速搜索感興趣的材料,尋找它們可能擁有的任何拓撲特性,并利用它們來構建超低功耗晶體管、新型磁存儲器和其他具有強大電子特性的設備。

            研究人員查看了無機晶體結構數據庫(ICSD),該數據庫包括在自然界中發現的材料,以及在實驗室中合成的材料,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材料數據庫,包含 超過193000個晶體,相關結構已被繪制和表征。從高通量分析中,研究團隊很快發現了大量自然拓撲材料,無需任何實驗操作,它們即可表現出某種強大的電 子行為。他們還發現,少數材料在暴露于特定條件時包含一種以上的拓撲狀態。

            研究人員表示,“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以前的實驗是驚人的第一步,但我們可以展望一個更令人興奮的未來,在拓撲材料數據庫和拓撲量子化學的基礎上,通過人類直覺和人工智能的結合,設計出具有先進功能的材料”。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