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生命的關鍵成分來自太空?隕石說是的

            2022-04-28 08:32:20     來源:科技日報


            流星體向古代地球輸送核堿基的概念圖。核堿基由結構圖表示,其中氫原子為白色球體,碳為黑色,氮為藍色,氧為紅色。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網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6日發表的一篇行星科學論文指出,對組成DNA和RNA必不可少的嘧啶堿基可能是由富碳隕石帶到地球的。團隊通過新的分析,發現了此前從未在隕石樣本中發現的DNA和RNA信息單元中的最后兩個。研究人員表示,雖然DNA不太可能在隕石中形成,但該發現表明,這些遺傳部分可用于傳遞,并可能有助于早期地球上生命分子的發展。

            科學界對地球生命起源有不同的見解,而此前科學家發現了原始隕石中存在對生命很重要的元素的證據,表明隕石可以攜帶生命有機分子到早期的地球上。

            組成DNA和RNA離不開兩類化學成分,也稱堿基。這兩類化學成分是嘧啶和嘌呤,其中嘧啶包括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嘌呤包括鳥嘌呤、腺嘌呤。目前為止,只有嘌呤堿基和尿嘧啶在隕石中發現過。然而,研究人員在模擬星際介質(恒星之間的空間)條件的實驗中發現了嘧啶,有人據此推測它們可能是通過隕石抵達地球的。

            此次,日本北海道大學科學家大場康弘及其同事使用了專門針對堿基進行優化的小規模量化的先進分析技術,分析了3顆富碳隕石:默奇森隕石、默里隕石和塔吉什湖隕石。除了之前在隕石中已檢測到的化合物,如鳥嘌呤、腺嘌呤、尿嘧啶之外,研究人員還首次發現了達到十億分比濃度的各種嘧啶堿基,如胞嘧啶和胸腺嘧啶。這些化合物存在的濃度,與模擬太陽系形成前條件的實驗預測的差不多。

            研究團隊認為,最新結果表明,這類化合物可能是在星際介質中經由光化學反應產生的,隨后又在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融入了小行星。這些化合物最終通過隕石抵達地球,對于早期生命出現的遺傳學功能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