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城大)一直重視將知識轉化為有益于當地和全球社會的創新,啟發和培育新一代多學科的創新專家,使畢業生具備廣闊的視野,并愿意和有能力運用他們的知識服務社會。2021年香港城大推出大型創新創業計劃「HK Tech 300」,以“創科無限 引領未來”為主題,目標是于3年內創造300間初創企業,建立領先亞洲的大學創新創業計劃。該計劃的推出進一步豐富了大學協助學生職業發展的計劃,對于進入香港城大修課式研究生課程學習的同學們將會是接受大學多元化教育及自我增值的又一難得機會。
該計劃推出后反應熱烈,至今已匯聚了眾多來自生物和健康科技、金融科技、深科技、教育科技和環保技術、資訊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內的初創隊伍。此外,香港城大就該計劃已陸續與外部平臺簽訂合作協議,以更多豐富的資源共同助力計劃發展壯大,比如與華潤創業成立首期一億港元科創投資平臺攜手孕育獨角獸企業,和香港科技園簽署合作備忘錄助力香港及大灣區合作創新創業項目;過程中更有眾多業界大牛參與,為團隊提供創業技能實戰指導,如著名企業家李開復就曾來到香港城大為初創團隊指點迷津;初創團隊更有機會與投資人聚首取經,獲導師伴創業同行,擴展人脈為后續發展保駕護航;而參與本計劃的優秀團隊更在多個級別的創新創業大賽斬獲佳績!
世界千變萬化,唯有努力提升自我、以創新面對發展才是王道。凡香港城大修課式研究生課程的在讀學生或畢業校友,都有機會接觸并深入了解這項計劃哦!只要您有想法,香港城大將助力您一步步實現理想!下面就先讓我們來關注一下該計劃里優秀團隊的創新創業故事吧!
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尤其是近兩年來疫情發生,使得人工智能在防控中的公共衛生大數據、疫情研判、智能服務及影像診斷等很多方面都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投入到醫療行業技術研發的人才和隊伍也越來越多。但如何在這片初創藍海中嶄露頭角?獲得香港城大「HK Tech 300」創新創業計劃種子基金的初創團隊 - 健康熊貓遙距治未病平臺(Panda for Health TCM Platform),就以其獨特的角度和嚴謹的專業態度,利用人工智能舌診作自我健康檢查,建立方便用戶聯系中醫的在線診癥平臺,為大家打造了一個可自行檢測病癥的貼身小中醫平臺,使用戶可以脫離過往傳統繁瑣的看病流程,輕輕松松即可獲取專屬自己的專業養生方案。
團隊成員歐博文畢業于香港城大化學系,他透露:健康熊貓其命名雖隱藏了中醫元素,卻非傳統的望聞問切;而是結合遙距診癥與人工智能舌診的“中醫治未病平臺”,力求在疫情下為居家抗疫的都市人,全天候量身訂造合適的養生方案,擁抱健康。
畢業于香港城大化學系的歐博文(中)
與兩名合作伙伴結合遙距診癥與人工智能技術,成立中醫治未病平臺。
一、創新研發~小小舌診實現“治未病”大有可為
隨著時代的發展,相較于過往有病才去看醫生,現在的人們更看重養生,又因為已有的很多研究已經證明很多疾病其實都是生活中長期積累而成,從而使得中醫中“治未病”這一理念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健康熊貓團隊正是看到了這一發展趨勢,適時推出了利用人工智能,以遙距形式診癥,使用戶可開展便捷的自我健康檢查并建立線上即可咨詢中醫的診癥平臺---健康熊貓遙距治未病平臺,希望建立“治未病”的數字化平臺,以用戶為本。嶄新的保健模式有望填補現今醫療的空隙,針對解決輕癥人士避免求診的原因,如因求診時間長、感覺癥狀輕微無需就醫、醫療費用高,而忽視“病向淺中醫的重要性”,治未病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減低患病率。
傳統中醫講究“望、聞、問、切”,事實上醫術高明的中醫單靠看舌頭就可以掌握到八成人體體質的判斷,然后對應的提出調理方法。健康熊貓平臺正是基于傳統舌診操作,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用戶在任何時間地點,只需通過簡單拍攝舌頭的照片并上傳,平臺即可自動分析并掌握該用戶的身體狀況,為用戶即時搜尋個性化的調理方式,更有經驗豐富的在線中醫為用戶診斷并寄送保健品和中藥,大大節省了過去在診所醫院看病需要等候的大量時間。團隊表示希望可以普及化這種調理身體的“輕松醫療”模式,在用戶未真正患病或僅有輕微癥狀時即可進行早期預防治療或健康的身體調理,從而實現《黃帝內經》里的“治未病”愿景。“治未病”這一核心理念出自《黃帝內經》里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其意是,治病之法應在疾病尚未出現明顯癥狀時將病因祛除,若疾病到了癥狀明顯或嚴重之時再去治療,就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另外還有一層含義為好的醫生會采取積極的措施,預防疾病發生。依據這一中醫理念,結合當下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健康熊貓團隊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了解用戶的舌頭特征及變化,根據中醫理論判斷用戶體質和患病風險、并實現專業化定制化個人健康管理方案的這一模式,背后是團隊在實踐中的研發和市場調查,是在健康大數據基礎上所搭建的專業檢測平臺。團隊也有理由相信未來人工智能舌診實現“治未病”大有可為。
二、洞察先機~融合傳統中醫與現代科技
團隊創始人歐博文早在大三時即報名參加了清華大學紫荊谷課程,了解到內地的創新創業政策,當時香港城大也已有一些生物科技的初創公司,就讀期間也關注到身邊的學長、老師從實驗室走到初創公司,并進一步獲得“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TSSSU)、香港科技園公司的培育計劃等將科研成果進行商業轉化,那時就已萌生創業之志,認為科技研發要能夠推出市場應用才能夠令大眾受惠。香港的大學研究能力和人才資源一直很好,近年隨著大灣區的快速發展,香港的創業氛圍得到大大提升,政府大大加強資金資源支持,學界科創計劃涌現,香港城大適時推出的「HK Tech 300」計劃更使得團隊的這一愿景得以實現,對此歐博文直言慶幸創立“健康熊貓遙距治未病平臺”獲得香港城大「HK Tech 300」種子基金及科技園公司的資助,使初創構思轉化為真實企業,也希望健康熊貓平臺在未來能夠實踐照顧大眾健康的使命。
歐博文(左二)于去年底出席城大「HK Tech 300」活動時,
與多位導師就初創公司發展進行討論。
雖然有了相應的支持,但團隊在研發過程中經歷的難關仍然不少。早在疫情開始初期,團隊就已開始運營平臺,起初只是在社交平臺上提供免費體質分析及推薦茶療,參考國醫大師的體質問卷,但因問題數目過多,反饋效果不佳,使得跟進療效這一過程變得困難,但隨著之后通過修改問卷和不斷的簡化精進,發展到現在只需兩道問題和兩張舌圖,中醫就可做在線診斷,能有效判斷生活習慣造成的體質失衡,掌握整體健康問題,以及用戶隨即可獲得處方和寄藥上門,無需出門十分便捷,更可做到療程后的跟進。早期為人手分析,難以應付日漸增多的個案,如果要進一步成為日常健康檢測的方法,就需要自動化,因此想到了人工智能舌診和線上平臺來記錄個人健康癥狀并進行療效評估,將傳統中醫舌診和現代新興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融合以更好的造福社會。
Web app demo (網頁應用程式演示)
三、整合資源~放眼東南亞及全球市場
中國地大物博,中醫有數千年歷史,中醫藥資源豐富,例如中醫經典數據庫、名老中醫案例、中藥種植來源等,這些對于健康熊貓研發團隊來說,無疑是寶貴且必需的資源。這是一群熱心健康及認同中醫手法的創業團隊,希望利用內地現有的中醫舌診技術、數據及中藥資源打造專業的中醫遙距診癥平臺,以香港市場為開端,著眼于東南亞及全球市場,將中醫調理未病及治病的技術推廣至全世界。
大灣區科創政策的推動促進了內地和香港的合作及交流,團隊了解到大灣區中,諸多城市有中草藥的產業及研發、醫院及臨床數據,對于團隊來說,大灣區的人口數據可以提高人工智能舌診技術及中醫療效的中醫藥數據庫,會促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在醫療上的應用,豐富的中草藥資源也將保證高質的中藥產品的供應,從而保障平臺推出的中醫藥治療的療效。相信配合國家在大灣區、大健康、中醫藥發展的政策,并運用中港兩地各自特色資源及人才,平臺將可以進一步提高技術研發的準確性并降低成本。此外,團隊也正在了解部分內地重點城市省份,如廣州、武漢、北京及安徽省與中醫相關的資源。團隊力求通過一年時間建立自家的人工智能系統,借助大灣區豐富資源將健康熊貓平臺打進東南亞的華人市場。
“我們的下一步是收集數據,初步希望找到中醫院合作,在科創生態圈中找到研究人員對接合作分析國內的醫療數據,令人工智能技術更加成熟,進一步提高我們舌診技術的數據庫。”
在闡述了下一階段的愿景之后,歐博文也滿懷期許地表示:“在將來,人工智能AI舌診將會成為初步診斷及健康監察的一部分。”
優秀團隊的故事是不是對您有很大的觸動?如果您正在尋求深造機會、有著創業夢想,香港城大修課式研究生課程將會是您理想的選擇。加入到香港城大,您將更進一步了解「HK Tech 300」計劃并有機會在該計劃的助力下實現您的創新創業夢想!
現香港城市大學修課式研究生課程尚有部分課程接受申請! 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參見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生課程官網或關注“香港城大研究生課程”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